巴湘人整理
2022年10月17日
上一期聊过“王谢”中的“王”,今天来聊一聊“谢”。
我们知道,“王谢”,即六朝望族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之合称,后成为显赫世家大族的代名词。( “琅琊”,读láng yá,在今山东临沂。 “陈郡”,在今河南太康县。) 今天聊的“谢”,就是陈郡谢氏。
永嘉之乱后,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族人,从北方南迁至金陵,后因王谢两家之王导、谢安及其后继者们于江左五朝的权倾朝野、文采风流、功业显著而彪炳于史册,成就了后世家族无法企及的荣耀,为后人所嫉羡,故有“王谢”之合称。
“王谢”两族最具盛名的代表人物是王导和谢安,他两人均是两晋和南北朝最负盛名的丞相,一个为东晋开辟了半壁江山,一个保住了移动大流量卡这半壁江山。王导俭朴,谢安奢华。
谢安比王导小44岁,是大名士谢尚堂弟,少以清谈知名,初次做官仅月余便辞职,之后隐居在会稽郡山阴县东山的别墅里(今绍兴),期间常与王羲之、孙绰等游山玩水并且承担着教育谢家子弟的重任。
谢安四十岁时,谢氏家族朝中人物尽数逝去,谢安东山再起,后官至宰相,成功挫败桓温篡位,并且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面对前秦的侵略在淝水之战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致使前秦一蹶不振,为东晋赢得几十年的安静和平,延长了东晋国家的命运。
谢安曾向王羲之学习行书,其书法非常出色,后世米芾曾称赞他的书法“山林妙寄,岩廊英举,不繇不羲,自发淡古”。
陈郡谢氏在保卫东晋朝是有至伟的贡献的,著名移动大流量卡的“淝水之战”以东晋大胜而终结,此战的指挥是谢安,领兵作战的是谢石、谢玄、谢琰。
淝水之战后,陈郡谢氏的丰功伟绩名满天下。确实,如果没有淝水之战的东晋胜利,中国的历史将改写,华夏汉文明将遭北方蛮族的彻底灭亡。历史学界也认为,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淝水之战奠定了南北朝,南朝为隋唐的核心文明奠定基础,可见淝水之战的影响深远。就是这次著名的淝水之战,陈郡谢氏扮演了主角,谢家才从一个普通士族变成了与琅琊王氏并列的最高名门望族,这两族的名望在当时是连五代皇室(东晋,南朝)都比不上的,南朝梁时期,侯景之乱前曾向梁武帝请求和王谢两族联姻,梁武帝萧衍不答应,萧衍说:“王谢门高非偶,可于朱张以下访之。”,侯景很移动大流量卡生气,后来娶了萧衍的女儿,可见当时皇族以门第论确实比不上王谢两族的。
当时,谢安由于超人的声誉和出色的政治才能被椎上了宰相的宝座,谢尚、谢万、谢石、谢玄、谢琰等人也各领强兵遍布方镇,谢氏家族的人几乎垄断了东晋王朝的军政大权,形成了与皇族司马氏“共天下”的局面。特别是“淝水之战”,创造了8万人大胜前秦25万入侵者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更使谢氏家族无限荣光。事后,谢安等四人同日封公,鼎贵无比,不仅获得了应有的奖赏,而且还使家族的一流门阀地位得以确立。
从东晋到南朝,是谢氏家族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中,谢氏不仅拥有在社会上排名第二的高峻门第,而且还享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权。其优越的处境,有时连移动大流量卡皇帝也望尘莫及。根据近人的研究表明,在东晋到南朝的200多年中(公元317~589年),谢氏见于史传的人数就有12代、100余人。他们大多进入仕途,遍布政界和军界,发号施令,高居人上,有时还能摆布皇帝。这一时期的封建政权由晋而宋,再由宋而齐,而梁、而陈,亡国之后的帝王之家想求为平民而不可得,而他们则不受朝代的限制,可以累朝累世永远贵显。甚至一些出身寒微的开国皇帝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份,还把能得到谢家人主持的登极仪式作为一种荣耀,而他们有时对这种事情也不屑一顾。可见,他们在当时的政治和社会上所处的地位是多么特殊。
不聊这些政治了,聊一聊谢家对诗词的贡献吧。
王家书法谢家诗,王家的书法,谢家的诗歌,堪称中移动大流量卡国文化史上的双壁。毛主席对谢灵运、谢庄、谢道韫等人的诗喜欢有加。毛主席认为,谢灵运山水诗“诗意颇佳”;“如果没有魏晋南北朝人开辟的山水诗园地,没有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派”,唐人的山水诗就不一定能如此迅速地成熟并登峰造极。就此一点,谢灵运也是“功莫大焉”!
谢氏的主要诗人有:
谢灵运(385年-433年),陈郡阳夏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移动大流量卡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诗仙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道:“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这里的“谢公”,指的就是谢灵运。终李白一生,对谢灵运的崇拜,从来没有停止过,后来李白又陆续写下“谢公入彭蠡,因此游松门”等著名诗句,俨然成了谢灵运的“小迷弟”。
谢道韫,字令姜,东晋时女诗人,人称咏絮才,文采非凡。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由于谢道韫是谢玄的妹妹,而谢灵运是谢玄的孙子,所以谢道韫是谢灵运的姑婆。她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移动大流量卡表人。在卢循孙恩之乱时,丈夫王凝之为会稽内史,但守备不力,逃出被抓后杀害。谢道韫听闻敌至,举措自若,拿刀出门杀敌数人才被抓。孙恩因感其节义,故赦免道韫及其族人。王凝之死后,谢道韫在会稽独居,终生未改嫁。
《世说新语》中有这么一个故事:
冬日的大雪自黛色的天空中缓缓飘落,天地间一片银装素裹。宰相谢安这日刚好在家中休息,他看到这纷纷扬扬的雪花,一时兴起,想考考族中子弟的才学。于是谢安问道:“这满天的大雪该怎么比喻呢?”谢安的侄儿谢郎反应最快,马上说:“我觉得可以用在空中撒盐来相比。”侄女谢道韫跟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听后眼前一亮,发现这个侄女的才华真是不可小觑。谢道韫也凭借这场对诗一战成名,被移动大流量卡后人称作“咏絮之才”。或许是谢道韫才女的名声太大,后来连《三字经》中也不忘提一句: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谢道韫的才华优秀得让人钦佩,而跟才华一样优秀的还有谢道韫强大的家世。谢道韫的父亲是安西将军,叔父谢安是当朝宰相,族中兄弟也多为朝中显贵,而谢道韫作为家中长女,一向是长辈们的掌上明珠,备受疼爱。古代女子一辈子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有段好姻缘,为此,叔父谢安没少为谢道韫操心。为了给谢道韫选个好婆家,谢安考察了许多的适龄青年,最终为谢道韫选择了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
东晋时代有句话,叫做“王与马共天下”,这里的王指的就是王凝之所在的王家,这样的家庭既和谢家门当户对,又实力强大,怎么看都是一桩好移动大流量卡姻缘。然而,豪门大族的背后不一定是繁花锦绣,也可能是一地鸡毛。王凝之虽然出身不凡,却是个十分平庸的人,偏偏朝廷看在琅琊王家的面上,任命他做江州刺史。谢道韫的悲剧,就此拉开了序幕。自从嫁给了王凝之后,谢道韫的脸上就常常不见笑容,有一次谢安问她说:“王凝之是名门之后,你嫁给他为什么不开心呢?”谢道韫回答:“我们谢家族中的子弟每个都很出色,哪知道天壤之中,乃有王郎”,自此留下了“天壤王郎”这句成语。谢道韫想不通为什么天底下还有王凝之这样的人,正如同世人想不通豪门为什么有婚姻的烦恼一样,其实谢道韫表面繁华的婚姻背后,早已不知流干了一代才女多少眼泪。
公元399年,孙恩造反,兵锋直指会稽,而此时的会稽内史移动大流量卡,正是谢道韫的丈夫王凝之。按理说,敌军进犯,王凝之作为地方长官应该组织人马御敌才对,可王凝之却既不出兵也不设防,而是寄希望于他所深信的五斗米教。恰好孙恩也是五斗米教的信徒,于是王凝之更加坚信孙恩一定不会真的攻打会稽的。国难当头,谢道韫苦劝丈夫组织兵马,修筑工事,以备万全,可王凝之一心求神问道,对谢道韫的建议置之不理。谢道韫没办法,她只能自己挑选家丁,日夜训练,希望在最后关头可以助丈夫一臂之力。
敌军很快兵临城下,这时王凝之才相信孙恩是真的要攻打会稽。官署一日三报,请求出兵抗敌,可王凝之却说:“我已经请来了鬼兵,把守住各处要道,孙恩的叛军根本攻不进来,你们就放心吧。”结果,孙恩轻轻松松的攻下了会稽移动大流量卡城,敌军入城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会稽城中顿时成为人间地狱。
王凝之和他所有的孩子都死在敌军手中,可怜一心信奉五斗米教的王凝之直到生命的尽头也没能等来他的保护神。王凝之的死讯传来后,谢道韫顾不得悲伤,她组织起家丁和家中的女眷一起迎战强敌。敌军杀到府上后,谢道韫自己手持长剑,身先士卒,接连砍杀了数名敌军,与家中的女眷一起保护三岁的外孙突围。但敌我实力到底太过悬殊,最终敌人活捉了那个三岁的孩子,威胁谢道韫说要杀了这个小孩。谢道韫虽败不乱,昂然说道:“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这段话说的不卑不亢,如果你们非杀这孩子不可,就踏着我谢道韫的尸体过去吧。孙恩被她的气势所摄,最终放了谢道韫和她移动大流量卡的小外孙。
然而,这场战乱带给谢道韫的伤痛却是永久的,谢道韫不仅失去了丈夫和儿女,谢家的许多族中子弟也在这场战乱中或死或伤,人丁凋零。权倾天下的王谢两家,也品尝到了繁华背后苦涩的泪水。
如果谢道韫不是出身豪门,或许此刻她正在一边织着布,一边看着田间的丈夫,等到夕阳西下之时,喊着满山乱跑的孩子回家吃饭吧。可历史不容假设,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豪门给了谢道韫超乎寻常的物质条件,也使谢道韫承受了夫死子亡的巨大苦痛。
谢道韫晚年,隐居在会稽城中,不问世事。一日,会稽城下了一场大雪,谢道韫呆呆的看着漫天飞雪,眼角默默的滑落一滴清泪。很多很多年前,也是这样的一场大雪,有位明眸皓齿的少女因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而声移动大流量卡名大噪。眼前的雪和多年前谢家子弟满堂欢愉赏雪对诗之景太像了,可那年的人却再也不会回来……
谢安的侄女谢道韫嫁给王羲之的次子,王義之唯一的外甥女(王羲之女儿的女儿)又嫁给了谢玄之子谢瑍,生谢灵运,也就是王羲之的女儿是谢灵运的外婆。王谢两家,可见是血脉相连。
谢惠连(407~433年),谢灵运的堂弟,南朝宋文学家。陈郡阳夏人,出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他10岁能作文,深得谢灵运的赏识,见其新文,常感慨“张华重生,不能易也。”本州辟主簿,不就。谢惠连行止轻薄不检,原先爱幸会稽郡吏杜德灵,居父丧期间还向杜德灵赠诗,大为时论所非,因此不得仕进。仕宦失意,为谢灵运“四友”之一。谢灵运在任永嘉太守时,生了一场大移动大流量卡病。久病初愈,即登楼闲览,有感而写了《登池上楼》一诗。诗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一联,被后人认为是佳句而传诵。这一联名句的由来,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谢灵运在写诗的时候,一定要面对着他的弟弟谢惠连。有弟弟在,就能写出好诗。他登楼后即到西堂构思写诗,想呀想,忽然在梦中见到他的弟弟谢惠连,诗的灵感一涌而上,立即得到了这一佳句。诗开头写,对着高飞云霄的鸿鸟自感十分惭愧,对着栖息在深水池中的潜龙也羞惭得很。做官,不能干一番事业。退隐,又无力耕种田地。我生病躺在床上,只能耳听大海的浪涛,眼看高山的峻岭。可是,春天来了,冬天的景象全改观了,池塘边上长出了青草,园中柳树上的鸟也换成鸣叫的鸟了。这两句诗给整移动大流量卡个诗篇加进了生气勃勃的情调。
谢庄(421-466),字希逸,谢灵运的族侄。南朝宋文学家。陈郡阳夏人(今河南太康县),出生于建康。他是谢弘微的儿子,七岁能作文,二十岁左右入仕,在东宫任过洗马、中舍人。稍后,在江州任庐陵王刘绍南中郎咨议参军。元嘉二十六年(449),又随雍州刺史随王刘诞去襄阳,领记室。次年,北魏使者在彭城和刘宋谈判,曾经问起谢庄的情况,可见其声名远布。以《月赋》闻名。由于历仕宋文帝、宋孝武帝、宋明帝三朝,官至中书令,加金紫光禄大夫,故世称“谢光禄”。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其祖母是《后汉书》作者范晔的姊妹。移动大流量卡谢朓与谢灵运同族,是谢灵运的族子,世称“小谢”。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永明体,永明是南朝齐武帝的年号,“永明体”是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出现的诗风。又称新体诗。当时的音韵学家周颙发现并创立以“平、上、去、入”制韵的四声说,沈约等人根据四声和双声叠韵来研究诗的声、韵、调的配合,提出了八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正纽、旁纽)必须避免之说。永明体,即以讲究四声、避免八病、强调声韵格律为其主移动大流量卡要特征。南朝齐竟陵王萧子良门下的八位文学家:谢朓、沈约、王融、萧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合称竟陵八友),都是永明体诗歌的创立者。其代表人物历来认为是谢朓、沈约和王融。从齐永明至梁陈100余年间,包括吴均、何逊、阴铿、徐陵、庾信等人在内的九十余人对新体诗进行过有益的尝试,从而为唐代格律诗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齐梁体,是南朝齐、梁时代出现的一种诗风。从齐到梁,历时约110年。期间,诗歌内容多以吟咏风云、月露,题材狭窄;形式上,多追求音律精细,对偶工整,辞藻巧艳。这个时代出现的文学基本格调世称“齐梁体”。内容主要描绘“月露之形”、“风云之状”,题材十分狭窄。形式上“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专移动大流量卡在词藻、音韵、对仗上下功夫。对这种诗风,后来刘勰、陈子昂等都指出其弊病,李白也曾说“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齐梁是一个大时代,就整个齐梁诗歌时代还是有不少优秀诗人和作品的,如庾信、谢朓等人的作品,对诗歌形式的创造,特别是对诗歌韵律的发现是齐梁诗人的一大贡献。
“永明体”和“齐梁体”虽同是重形式轻内容的诗体,但两者之间也还有区别:前者偏重于声病的讲究,后者注意文辞的绮靡,也就是从注重声律的协调发展到追求辞藻的华丽。
谢家对诗词贡献最大的有两个人,即谢灵运、谢朓。这里主要说一说谢灵运的贡献。
谢灵运是谢安的堂重孙,是中国山水诗的鼻祖,留下了许多佳作名句,写春天“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移动大流量卡;写秋色“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写冬景“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等等。
谢灵运的诗歌虽不乏名句,他的诗文大都是一半写景,一半谈玄,仍带有玄言诗的尾巴。但尽管如此,谢灵运以他的创作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诗的境界,使山水的描写从玄言诗中独立了出来,从而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确立了山水诗的地位。从此山水诗成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
对于自己的才华,谢灵运曾说过一句很狂放的话:“天下才共一石(即十斗),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吾占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从诗歌发展史的角度看,魏晋和南朝属于两个不同的阶段:魏晋诗歌上承汉诗,总的诗风是古朴的;南朝诗歌则一变魏晋的古朴,开始追移动大流量卡求声色。而诗歌艺术的这种转变,就是从陶谢的差异开始的。陶渊明是魏晋古朴诗歌的集大成者,谢灵运却另辟蹊径,开创了南朝的一代新风。
在谢灵运之前,中国诗歌以写意为主,摹写物象只占从属的地位。陶渊明就是一位写意的能手。他的生活是诗化的,感情也是诗化的,写诗不过是自然的流露。因此他无意于模山范水,只是写与景物融合为一的心境。谢灵运则不同,山姿水态在他的诗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极貌以写物”(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和“尚巧似”(锺嵘《诗品》上)成为其主要的艺术追求。他尽量捕捉山水景物的客观美,不肯放过寓目的每一个细节,并不遗馀力地勾勒描绘,力图把它们一一真实地再现出来。如其《入彭蠡湖口》,对自然景物的观察移动大流量卡与体验十分细致,刻划也相当精妙,描摹动态的“回合”、 “崩奔”、月下哀狖的悲鸣之声、“绿野秀”与“白云屯”那鲜丽的色彩搭配,无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其《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一诗,于山水景物的描摹更加细致入微。
谢灵运的那些垂范后世的佳句,无不显示着高超的描摹技巧,其语言工整精练,境界清新自然,犹如一幅幅鲜明的图画,从不同的角度向人们展示着大自然的美。尤其是“池塘生春草”更是意象清新,天然浑成,深得后人激赏。 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诸大家,都曾取法于谢灵运。
谢诗不像陶诗那样以写意为主,注重物我合一,表现出整体的自然美,而是更注重山水景物的描摹刻划,这些山水景物又往往是独立于诗人移动大流量卡性情之外的,因此他的诗歌也就很难达到陶诗那种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境界。同时在结构上,谢灵运的山水诗也多是先叙出游,次写见闻,最后谈玄或发感喟,如同一篇篇旅行日记,而又常常拖一条玄言的尾巴。如其著名的《登池上楼》。由于过分追求新奇,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语多生撰,非注莫解其词,非疏莫通其义”之弊。清汪师韩《诗学纂闻·谢诗累句》曾指摘谢诗中“不成句法”、“拙劣强凑”、“了无生气”之处达五十馀条。虽不免过分,但有些的确是符合实际的。然而尽管如此,谢灵运的诗正如钟嵘所说:“譬犹青松之拔灌木,白玉之映尘沙,未足贬其高洁也。”谢灵运的诗,不仅在当时引起轰动,而且对后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唐释皎然誉之为“诗中移动大流量卡之日月”,“上蹑风骚,下超魏晋”,虽未免过誉,但谢灵运毕竟为山水诗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东晋时期,玄学与清谈之风盛行,士族们以能谈玄为高雅,甚至处理朝政也务在清静。东晋诗坛玄言诗盛行,就是在这种心态下老庄玄理与山水之理相混合的产物。钟嵘《诗品》说玄言诗“平典似道德论”、“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直到东晋末年陶渊明田园诗的出现和南朝山水诗的兴起,才改变了这种不良诗风。
从陶渊明到谢灵运的诗风转变,正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递。如果说陶渊明是结束了一代诗风的集大成者的话,那么谢灵运就是开启了一代新诗风的首创者。在谢灵运大力创作山水诗的过程中,为了适应表现新的题材内容和新的审美情趣,出现了“情必极貌以移动大流量卡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和“性情渐隐,声色大开”的新特征。这一新的特征乃是伴随着山水诗的发展而出现的创新现象。这新的特征成为 “诗运转关”的关键因素,它深深地影响着南朝一代诗风,成为南朝诗风的主流。而且这种诗风对后来盛唐诗风的形成,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自谢灵运之后,山水诗在南朝成为一种独立的诗歌题材,并日渐兴盛。
陶渊明是魏晋诗风的集大成者,而谢灵运则开创了南朝一代新风。陶渊明的“田园诗”和谢灵运的“山水诗”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后人将他们并称为山水田园诗。
小结:
1.六朝时期的谢氏家族是一个文学大族,族中的谢灵运、谢朓是当时文学运动的主将,也是“山水诗”和“永明体诗”的代表人物。移动大流量卡其中谢灵运与当时擅写田园诗的陶渊明齐名,人称“陶谢”。他喜爱自然,加之具有超人的天赋和丰富的阅历,为诗观察入微,笔法细腻,用语富丽而精巧。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等等,无不“称性而出,达情务尽”,如出水芙蓉,自然可爱。钟嵘《诗品》评价他的诗“名章迥句,处处间起,丽典新声,络绎奔会”。所以,每当他有新诗写出,“贵贱莫不竟写,宿昔之间,土庶皆遍,远近钦慕,名动京师。”
谢脁的贡献也在诗歌方面。他不仅长于山水诗的写作,而且在作诗时重视声律和辞藻的运用,善于熔铸和剪裁。他的诗辞句秀丽,音律和美,带有一种清新的风格。这种风格已经十分类似唐人的绝句,因此对唐代诗人王维、盂浩然移动大流量卡等人影响至深,即使是有“诗仙”之称的李白,也“一生低首谢宣城”。
由于谢灵运、谢脁二人在文学领域的成就巨大,后人把他们并称为“二谢”。的确,他们确为谢氏、也为时代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在他们笔下,山川有意,草木多情,—派生机盎然的图画。人们通过欣赏他的诗,不仅可以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而且还可以陶冶情操,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后人把谢灵运称为山水派祖师,把谢脁称为唐诗鼻祖,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
2.王谢的人生,是中国文人心目中理想的典范,能成就一番功业,亦不失自己的真性情;能在艰险中匡扶国家,亦不行卑躬屈膝之事。在东晋金陵特殊的风景中,他们把酒临风,站在秦淮河畔,站成了一组永不褪色的雕塑。
下面就是从我能熟移动大流量卡练背诵的诗词中,选取的带“谢”字的句子组成的飞花令,分享如下,望友友们喜欢。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已知供佛追前过,尚惜修书谢数公。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谢公城畔溪惊梦,苏小门前柳拂头。
友情提醒: 请添加客服微信进行免费领取流量卡!
QQ交流群:226333560 站长微信:qgzmt2
原创文章,作者:sunyaqu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llk.cn/58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