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台氢燃料重卡(我国首个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出台 专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

人民网北京3月23日电 (记者许维娜)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为促进氢能产业规范有序高质量发展,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到2035年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记者了解到,这也是我国首个氢能产业的中长期规划。

《规划》对我国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将发挥哪些指导作用?与各种传统能源相比,氢能具有哪些独特的优势?下一步,我国发展氢能将迎来哪些机遇?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表示,《规划》科学流量套餐分析了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现状,明确了氢能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的战略定位、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提出了氢能创新体系、基础设施、多元应用、政策保障、组织实施等方面的具体规划,为我国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欧阳明高认为,实现该目标必须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主要载体就是电和氢,在动力、储能方面两者具有互补性,作为无碳工业原料,氢具有不可替代性。

“氢能的战略地位和经济合理性主要取决于可再生能源转型中的大规模长周期能量储存与多元化终端利用需求。”他分析称,虽然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生产-储运-利用全链条上也存在能源转化效率问题,但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不断扩大,效率流量套餐问题可转化为成本问题。

河北省张家口市是经国务院同意设立的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借力2022年“绿色”冬奥契机,张家口部署实施了一批氢能项目,产业投资达200亿元,初步实现氢能产业区域性集聚发展。

“在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我们的团队尝试开展从可再生能源制氢到终端应用的全链条工程验证,可再生能源电价最低可降至0.15元/度,有效降低制氢成本,经济性就能得以保障。因此,可再生能源制氢是坚持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欧阳明高说。

《规划》提出“到2025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达到5万辆,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的发展目标。在欧阳明高看来,从量角度看,可再生能源制氢量是可以满足燃料电池车辆使流量套餐用的;从品质角度看,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氢纯度很高,能够满足燃料电池对氢纯度的高要求,可以完全避免加氢站、储氢瓶和燃料电池受腐蚀或中毒等问题。

目前,我国能源行业积极投资可再生能源制氢,例如四川水电制氢、新疆光伏制氢、内蒙风电制氢等,为规模化生产清洁低碳氢能奠定了良好产业基础。

当前,我国氢能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仍需突破技术瓶颈。欧阳明高指出,氢能技术链条长、难点多,现有技术经济性还不能完全满足实用需求,亟需从氢能制备、储运、加注、燃料电池、氢储能系统等主要环节创新突破,重点突破“卡脖子”技术。

他举例称,比如严重影响燃料电池寿命和使用成本的质子交换膜;70MPa高压四型瓶的高强度碳纤维和安全阀;加氢站离流量套餐子压缩机、加注枪的核心零部件等。同时,也要面向氢能科技前沿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比如电解水制氢催化剂和阴离子膜、光电催化制氢、基于超导强磁场高效磁制冷的氢液化循环以及中压深冷气态储氢、新一代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能够可逆运行的SOFC/SOCE等新一代氢能科技。

如今,一些主要的发达国家和经济体已将氢能视为能源转型的重要战略选择,持续加大投入、加强布局,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制高点。

对此,欧阳明高强调,在全球氢能产业竞争中我国要努力抓住机遇,实现氢能科技革命性突破,推进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的全面成熟,促进氢能在交通、工业等重点应用领域大规模市场渗透,抢占国际前沿阵地。

“相比于电化学动力电池,我国氢燃流量套餐料电池在技术储备、产业基础、人才队伍等方面较为薄弱,与国际先进水平也存在一定差距。”他建议,尽快建立氢能创新平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打造自立自强的科技体系。同时,氢能利用是世界各国共有之义,必须坚持开放合作的态度,不断凝聚各方创新成果,推动形成国际氢能应用良好生态。

类似电池安全之于电动汽车和电化学储能行业,氢安全在氢能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对此,欧阳明高认为,必须努力做到万无一失,要建立氢能全产业链数据监控平台,建立安全评价和检测体系,尤其是要注重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严格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日常操作。

例如,张家口市专门成立张家口氢能研究院,建立氢能全产业链安全监控平台和数据库流量套餐,并联合中国特检院建设氢能装备检测中心,着力维护张家口市氢能燃料电池公共交通系统安全运营;已成功举办的2022年冬奥会,为保障北京和张家口赛区的1000余辆燃料电池汽车、20多座加氢站运营安全,专门设立了冬奥示范氢安全国际专家咨询委员会,汇聚全球氢安全管理经验,确保冬奥会绿色出行安全。

他强调,燃料电池车辆只是氢能应用的突破口,长远发展应逐步拓展到交通、电力、化工、冶金等领域多元应用,充分发挥氢能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高排放、高污染行业绿色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眼下,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复杂度和中外竞争激烈性不容小觑,全行业必须众志成城、攻坚克难。”欧阳明高提醒,这段时期,政府支持引导非常重要,尤其流量套餐是在产业统筹布局、应用场景拓展创新等方面,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避免急功近利、盲目投入。


友情提醒: 请添加客服微信进行免费领取流量卡!
QQ交流群:226333560 站长微信:qgzmt2

原创文章,作者:sunyaqu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llk.cn/57213.html

(0)
sunyaqunsunyaqun
上一篇 2024年7月12日
下一篇 2024年7月1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