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至13日,一场融合了民谣、国乐、国潮和中医内容的巫山“喜耳音药节”将在重庆巫山举行。届时,周云蓬、钟立风、小娟与山谷里的居民等民谣音乐人,冯满天、赵晓霞等民乐演奏家将带来精彩的演出;此外,特邀的中医和疗愈主理人也将给前来参与的观众带来独特的现场体验。
“喜耳音药节”海报。
在各地音乐节呈爆发趋势的当下,主打音乐、疗愈和生活方式的巫山“喜耳音药节”独树一帜,开辟了音乐节“小而美”的新赛道。为什么想要做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音乐节,这种新颖的音乐节形式是否会持续下去?新京报记者就此专访了著名音乐人,“民谣在路上”、“新乐府”创始人,巫山“喜耳音药节”总策划卢中强。
亮点:打通民谣、国乐、国潮和中医流量套餐,做疗愈的音乐节
疫情之前的五六年时间里,卢中强每年都花大量的时间在全世界考察各种音乐节。其中,在马来西亚热带雨林和印度尼西亚举办的一些音乐节让他觉得特别有意思。“首先,它们是以民族音乐为主的。通过一些跨界混搭的手段,比如用氛围电子等表现形式,把民族音乐变成了世界音乐;其次,这些音乐节都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三,围绕音乐节的周边,不管是市集还是音乐工坊,甚至是亲子类互动活动等相关生活方式的建构特别完整、特别有意思。”这样的音乐节让卢中强很动心,觉得这是自己未来在中国做音乐节的方向。
差不多同一时间,因为一些个人的经历,卢中强开始对中医和心灵疗愈产生兴趣,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伙伴。他注意到在中国流量套餐古代,音乐最早的用途之一就是治病,繁体字的“药”就是多了个草字头的“乐”字,也想要做音乐疗愈方向的开发。在他看来,所有的音乐品类中,民谣是相对来说偏治愈风格的。从去年年底开始,卢中强就萌生了一个做音乐节的想法——他希望把民谣、国乐、国潮和中医几方面的内容打通,做一个疗愈的、偏生活方式类的,也更加注重用户体验的音乐节。多方沟通之后,音乐节落地在巫山,也就是8月12日将开启的巫山“喜耳音药节”。
这场筹备时间超过3个月的巫山“喜耳音药节”,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亮点?在民谣领域,卢中强选择了他认为最治愈的声音——周云蓬、钟立风、小娟与山谷里的居民。其中,钟立风会玩不插电的演出,重点突出他的木吉他和手风琴;流量套餐国乐方面,他邀请了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的赵晓霞副教授来进行古琴的演出,邀请了中阮艺术家冯满天来做阮的演出……除此以外,现场还搭建了一大一小两个帐篷和三个大的天幕区。每天上午10:00开始,每个帐篷都安排了将近8节疗愈课程,观众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疗愈方式进行体验,也可以在天幕区和4位中医老师交流互动。
周云蓬等音乐人受邀参加巫山“喜耳音药节”。
行业:运用做民谣积累的优势,打造小而美的音乐节品牌
今年各地的音乐节遍地开花,呈现出爆发性增长的趋势。这对于音乐产业和音乐人固然是一种利好,但客观上也导致筹办音乐节的成本攀升,音乐节内容越发趋同,互相之间没有大的区别。“现在低于一千万就没办法去筹办一个音乐节了流量套餐,音乐节的市场已经变成了一片厮杀的红海。”其实,卢中强的“十三月”音乐厂牌早在2007年就开始入局音乐节,但目前音乐节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让他也有些看不懂了。因此他决定不随大流一起拼红海,而是开辟细分的新赛道,把自己这些年一直想做的偏疗愈和生活方式的音乐节真正做出来。
关于音乐节的落地,他考察了很多地方,从广东的佛山到陕西的终南山、安徽的黄山,希望找到一个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后来一位老朋友推荐了重庆的巫山,当时正在武汉出差的卢中强顺道去看了看,一看就发现“没得挑了,只能是这里”。正好当地政府要在今年暑期做“云上生活季”,非常乐意和音乐节等文旅形式合作,双方很快就达成了合作意向。小而美的巫流量套餐山“喜耳音药节”筹备很细致,卢中强希望把它做成一个可持续的品牌。“比如8月是雨季,现场一些防雨的措施我们要仔细地设计好;再比如我只希望每天有2000人进场,让每个人的体验都很舒服……还是比较有信心这次之后,这个音乐节能够形成可复制的独立品牌。”
巫山“喜耳音药节”的举办场地。 卢中强 摄
作为资深的音乐行业从业者,卢中强认为目前音乐节的爆发态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在持续爆发的过程中,更需要一些专业的机构对音乐节的市场进行细分,这正是“十三月”、“新乐府”和“民谣在路上”要做的事情。“民谣毕竟我们做了那么多年,在内容上的确有一定的优势,品牌上也有自己的影响力,再加上我们也做出了一些垂直的私域流量。我流量套餐希望能够把这些优势利用起来,实现做细分音乐节市场的想法。”
新京报记者 杨莲洁
编辑 田偲妮
校对 赵琳
友情提醒: 请添加客服微信进行免费领取流量卡!
QQ交流群:226333560 站长微信:qgzmt2
原创文章,作者:sunyaqu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llk.cn/55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