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培训机构骗了怎么立案报警(被培训机构骗了咋办?告它!中和教育被判“退一赔三”)

培训机构虚假宣传拉“订单”

学员发现被骗又遇退费难

“本科学历,一年学完”是假广告!尚德教育被罚28万

多方维权无果

不少消费者选择放弃

但也有消费者不抛弃不放弃

上法院起诉

主张“退一赔三”

结果:赢了!!!

1

消费者花3万多元报名高升本

后发现所报学校

与培训机构无合作关系

自己也不符合报名条件

起诉主张“退一赔三”

第一个维权故事的主角是北京消费者陆先生。

事情还得从3年前说起。2016年3月1日,陆先生与中和基石国际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和教育”)签订了《学历项目服务协议》,报名西安政治学院自考课程,专业为应用心理学,共支付学杂费、考试费、教材费等费用3.73万元。

中和教育是什么机构?其官网显示,该移动大流量卡公司始创于2005年,旗下包含了学慧网等多个知名教育品牌,拥有80多个学员接待中心,培训学员近110万人。

报名后,中和教育没有为陆先生安排过课程,陆某也没有取得学历证书。

陆先生后来从国防部官网得知,西安政治学院并未与中和教育建立过任何合作关系,而且报考该学院的必须是现役军人,也就是说,他根本不具备报名资格。

今年1月,维权无果的陆先生向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起诉,主张解除服务合同,并请求法院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判令中和教育退还其所交全部费用,并增加三倍赔偿。

2

法院审理认为

原告属于教育培训合同中的消费者

中和教育行为构成欺诈

双方的教育培训合同关系能否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和教育的行为是否构成移动大流量卡欺诈?这两个问题是这场官司的争议焦点。

针对法律适用问题,法院审理认为,原告陆先生向中和教育缴纳各项费用共计37300元,其目的在于成功报名西安政治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并完成课程学习和考试,以取得相应的学历,进而提升自身技能水平,为以后的工作和更好的生活做准备,陆某的行为属于《消法》规定的“为生活消费需要而接受服务”的情形,属于教育培训合同关系中的消费者,其合法权益受《消法》保护。

针对中和教育是否构成欺诈的问题,法院审理认为,作为一家开办多年、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教育机构,中和教育明知陆先生没有西安政治学院招生授权,却与其签订协议,显属故意隐瞒事实,欺骗消费者,其行为已构成欺诈。

今年3月25日,移动大流量卡大兴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支持了原告陆先生的“退一赔三”主张,判令解除双方合同,中和教育退还培训费37300元,并支付三倍赔偿金111900元。

3

二审阶段

双方就赔偿达成协议

原告撤回了起诉

一审后,中和教育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二审过程中,6月12日,陆某申请诉撤回起诉获法院准许,一审案件受理费及二审案件受理费各1642元,均由中和教育负担。

《中国消费者报》从原告代理律师处获悉,原被告双方在二审阶段就赔偿问题达成了协议,陆先生最终决定撤回起诉。至于具体赔偿金额,根据协议要求,不便对外透露。

4

无独有偶

另一位北京消费者

告中和教育欺诈

主张“退一赔三”获法院支持

采访中,《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还得知移动大流量卡,另外一位北京消费者也以欺诈消费者事由起诉了中和教育,主张“退一赔三”,最终胜诉获赔。

2017年4月9日,北京市民刘某在中和教育报名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课程,科目为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级别为专升本,当日刷卡支付学费5112元。

支付学费后,中和教育并未给刘某报名成功,且未曾主动联系告知其报不上名的原因,刘某也未上过课。

刘某后来联系中和教育被告知,无法在北京师范大学报名,可以为其报名北京理工大学或退费,如果退费,则需要扣减服务费、违约金。

刘某后来又得知,北京师范大学并未与中和教育建立任何合作关系。他认为中和教育存在欺诈故意,便向大兴区人民法院起诉,主张“退一赔三”。

案件审理过程中,经法院询问,北师大移动大流量卡工作人员表示,该校从未与任何中介机构进行合作,亦未与中和教育有过合作关系。

法院审理认为,刘某属于教育培训合同关系中的消费者,其合法权益受《消法》保护。 中和教育明知其没有北京师范大学招生授权,却与刘某签订协议,显属故意隐瞒事实,欺骗消费者。

法院审理还认为,根据中和教育《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报告》,其经营范围并不包括远程教育。中和教育作为教育培训的提供方,应当对其办学资质、招生范围尽到充分的披露义务。中和教育未尽到以上义务,致使刘某基于错误的认识作出报名教育课程的意思表示,且最终导致刘某并未在北京师范大学报名成功。

2018年5月21日,法院根据《消法》判令中和教育返还刘某培训费用5112元,并按所收移动大流量卡培训费用支付三倍赔偿金15336。

《中国消费者报》获悉,针对这一判决,中和教育未提起上诉。

5

法律人士提醒

消费者要妥善保管有关证据

以便日后维权之需

北京市东友律师事务所律师牛雨师曾经帮助多位消费者打赢过类似官司。6月26,他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采访时表示:

消费者如果遇到被培训机构虚假宣传欺骗进而导致退费难的情况,可以搜集相关证据,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相关规定,向法院起诉,要求判令培训机构“退一赔三”。

牛雨师表示,当前培训市场侵犯消费者权益问题比较多,消费者在接受此类服务时要保持警惕,以免上当受骗,同时要有证据意识,保存好相关证据,以便日后维权之需。“主要有两方面证据一定要保存好,一是有移动大流量卡培训机构印章的合同,二是要保存好付款的凭证,包括发票或收据及刷卡的单据等,这些东西者确定了基础的法律关系,也是维权的基础。”

牛雨师特别强调,不少培训机构在消费者维权过程中会以种种理由将培训合同收回,导致消费者后续维权过程中陷入被动状态。“合同是最有力的证据,消费者一定要保护好,不能让人给骗没了。”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湘江

编辑/裴莹

监制/何永鹏 田珍祥


友情提醒: 请添加客服微信进行免费领取流量卡!
QQ交流群:226333560 站长微信:qgzmt2

原创文章,作者:sunyaqu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llk.cn/41388.html

(0)
sunyaqunsunyaqun
上一篇 2024年4月15日
下一篇 2024年4月1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