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的天空剧本原文(聊聊《红色天空》的开放式结局、视角及象征性隐喻)

【星期五言】:德国电影《红色天空》的表层故事不难看懂,比如说剧中那三男两女的暧昧、情欲与友谊关系,比如说男主角里昂自负、脱离实际、情商匮乏的性格……可电影光是靠这点东西可不足以满足柏林电影节评审团乃至观众的品味,更别说拿下银熊奖了,它需要我们在其语言及“反故事”框架中探需更深层的象征与隐喻。

至于如何找到那些象征隐喻,进而搞懂导演意图,不妨先从电影的“开放式结局”入手,或许它会成为我们解读电影的突破口。

(注:1.未看片先读此文会严重影响您的观影乐趣及自我思考空间;2.文末附电影资源链接,有效期七天;本文字数在五千字以上,请酌情酌时阅读)

文:虚不太

编辑:Mr.Friday

图片:网络

一、开放式结局

移动大流量卡多人不习惯或看不懂欧式艺术片,各种原因或许要归咎于这个“开放式结局”。

开放式结局不同于封闭式结局(即大团圆)的根本在于:前者没给出一个故事层面的明确答案或结果,比如说有爱恋关系的人是否走到一起了,比如说正反派是否善恶有报,再比如悬案是否找到了真凶……

可问题是:这类欧式反类型片从来就不是以“故事”和“结局”为首要目的,其正反面通常也是模糊不清的。比起理清善恶对错,创作者更倾向于通过电影向观众传递某种情绪、对立观点与实验效果。在这种观念引导下搞出的电影,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观众记不住“结局”。

看过《红色天空》的朋友可以试着回忆此片的结尾。如果记不住,或者对结尾发生的事情不知所以然,那可能你内心期望的移动大流量卡仅仅是个一目了然的被创作者强加的答案而已。而开放式结局不会给你具体的答案或结果,它可能仅仅是个象征性的东西。

我们回头来看此片结尾(在此用剧本的形式复述如下,后跟截图)——

1.主观视角

一个女人从房前长廊一段走到另一端,进屋,随即从里面拿出一台轮椅。(中远景,看不清脸)

*插入:里昂表情。

2.更宽的景别(中近景)

女人在走廊中部停下轮椅,敲门进屋,随即走出来,过程露出半边脸。

*插入:数次插入里昂好奇的表情。

3.更近的景别:

女人坐上轮椅沿着走廊滑动。

4.分别拍摄两人看向屏幕

5、分别拍摄两人看向屏幕的微笑表情

(切至黑屏,电影结束)

(*注意这段镜头的三个重点:一个是镜头逐渐拉近人物;二是结尾的微笑;三是男主移动大流量卡藏身树后的类似越轴的处理。截图如下)

单看这个结局着实让人匪夷所思,但若能结合全片来看效果就另当别论了——这个结局似乎与另一段戏份的相似相识,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那正是男主里昂初在朋友家中见到这个女人时的情境——同样的景别,同样的主观窥视视角,同样好奇的表情……

[星期五文艺]在过往文章中经常提到“反复出现”这个概念——但凡同一元素(包括道具、台词、镜头甚至音乐、色彩等)在一部电影中出现两次以上,它就有可能是创作者在有意提示大家某些东西,因此它可能成为我们解读电影的一个突破口。带着这个概念我们再来看两段戏(即 [里昂初见娜塔莎] 和 [里昂末尾见娜塔莎] 情形)的不同之处——

*注意初见娜塔莎后里昂朋移动大流量卡友跟他的一句对话:

-菲利克斯:你这是在监视她吗?

-里昂:别犯傻了。(一脸不耐烦的样子)

显然,这时里昂的态度跟结尾那个与娜塔莎互看微笑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另外初见并没有镜头的拉近(始终保持着距离);再者,初见娜塔莎,里昂仅仅是看了个背影和侧脸,而结尾的窥视,则是以面部近景告终。

如此我们可以从两段戏的对比总结里提炼出这样三组关键词:【态度转变】、【反(侧)正脸转变】、【视角转变】。

如果大家对总结出来的这三组词有些敏感,那绝不是空穴来风,显然这个态度、正反脸、视角在剧情中都有被导演强化,而且是显而易见的强化,在哪里,我们来看——

二、菲利克斯的家庭作业与故事隐线

大家还记得里昂朋友菲利克斯要完成的摄移动大流量卡影作业吗?

这看似是个花边情节,却前后通过角色台词提出不下三五遍(如果本人没记错的话),从刚开始入住乡村别墅男主提醒菲利克斯还有任务在身,到两人房子漏了男主再次提醒对方要完成作业,再到俩人游泳回来的路上聊作业的主题……

如此密集的提示,显然菲利克斯的“作业”可没那么简单,可不仅仅服务于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它或许跟电影的主题及导演要展现的观点有关。什么观点,我们来继续深入探讨这个“作业”——

游完泳回家的路上,菲利克斯向里昂阐述了自己作业的主题:他不拍大海了,他要拍看大海的人。

为了把这个主题解释清楚,菲利克斯不惜驻足拿出相机当场给里昂展示。进而,“正反脸的概念”正式出现——菲利克斯要先从看海人的背后拍移动大流量卡,再拍看海人的正脸。

*注意:在这个摄影作业的主题及想法被提出来的时候,里昂予以了坚决的否定:他认为从正面拍人绝对会干扰到看海的人,落于摆拍的虚假中。可见两人对生活态度的截然不同。

至此,不知大家是否觉察到那条隐喻线的浮现。即隐藏在菲利克斯作业里的关于“正反面观点”的线。为铺这条线,导演不惜数次通过男主的提问做出伏笔,甚至设置悬念以吸引大家意识到这条线。

这条线当然没有终止于两个人的争吵,它进而被放到了编辑与作家的台面上(记得编辑来访谈出书事宜吗?他竟在吃饭的时候跟菲利克斯聊起了他的摄影作业)。而这个作业又一直贯穿到电影结尾作家出书(编辑和作家里昂商量用菲利克斯的摄影作品做封面)

意识到这条“作业”移动大流量卡隐线后我们再回头看那个“反正面”的概念。

三、角色的视角即电影提出的观点

其实“正反面”的概念也基本贯穿了全片,它通过里昂和菲利克斯这两个人的视角(即看待事物的态度)展现出来——记得里昂第一次看到娜塔莎那个“炮友”光着屁股离开时的镜头应用吗,记得菲利克斯修房子的戏份与里昂无所事事的对着墙壁扔球的对比吗……

正反面即是两人看到事物及对待生活的两个不同观点。

如此,电影的开放式结局以及隐线都在暗示“正反面”这一主题争论点,可见其在这部电影中的重要性。

如果我们把“作业”当成这部电影的隐藏故事线,把“正反面”当成隐藏主题的话,你会发现这其中的矛盾冲突与戏剧张力绝不亚于表层故事。其中最醒目的莫过于男主角里昂态度移动大流量卡(即视角)的转变。

四、隐藏在角色身份里的视角

在我们被告知那位娜塔莎的真正身份(五人同桌吃饭那场戏)后,这部电影也变的越来越有意思了。娜塔莎的真实身份不仅承载着故事叙述及人物性格刻画的职能,也宣布了另一个视角的存在。

*这个视角即是作家的视角。

如果你能意识到这个视角的存在,或许会对男主角里昂另眼相看。来看“停尸房看尸体”那场戏——

这段戏处理手法很意思:戏内没有任何台词,整场画面以及剪辑是由旁白串接起来的。旁白是什么,看过前后文不难猜到,这大概是男主写的“下一本书”,如果你听的足够仔细,还可以判断出声音出自那位编辑。

再看旁白的内容(截取其中一段):

“他看见她站在自己身边,看着下方的两具尸体,两具因为移动大流量卡紧紧缠绕而无法被分开的尸体,然后他看见她在哭,他看向下方,感觉到她在看向自己,这让他也想哭了,不过他没有哭,而是想起了庞贝古城爱人们的照片……”

如果你陷到故事里了,一定会觉得这个男人很无情,很冷漠。

但如果你意识到作家、戏外这些概念,便会捕捉到“另一个视角”,没错,正是【作家全知视角】。这个视角若能做到客观,便也是冷酷甚至残酷的。

至此,另一个问题也迎刃而解——从戏内故事角度而言,男主里昂如此自私冷漠、缺乏浪漫,甚至在文学创作上也很自负,可为什么女主角以及那位文学编辑偏偏对这位男主角这么青睐,这么容忍包容?这个问题可以从戏外角度来解释:显然里昂这个角色除了承担戏内角色外,还承担了“作家视角”这一职移动大流量卡。你可以讨厌这种人,但某些作家视角或多或少也就是如此了——客观且残酷。

然而里昂在电影中不是自始至终都具备这种“职能”的,有一个过程及转折点,我指的是从一个自私自负的男孩转变成“真正作家”的转折。这个转折点的标志再清晰不过了,正是从那场五人用餐娜塔莎身份曝光后开始的。

五、视角的过度与转变

这里指的当然是男主里昂。他视角的转变是由态度的转变引发的,而态度转变体现在了电影中角色的行为表演上,来看“五人用餐”整场戏——

在用餐前,男主由懒惰的作家变成了娜塔莎的备餐助理;用餐后,男主竟开始刷开盘子了(注意与之前菲利克斯刷盘子的对应);

在编辑病发送医后,男主甚至能自己步行跑去医院了……

另外在这些戏份之前,也移动大流量卡就是编辑刚来别墅跟里昂见面,两人聊作品稿子的时候,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编辑跟里昂说“这次由我来读,你听就好”。这也是一个转变,要知道里昂之前可绝不是个善于聆听的人(记得里昂吃饭时听大卫讲喷成gay段子时厌倦的反应吗)

所有这一切行为上的转变,都是伴随着里昂在得知女主是个文学研究者这一信息前后发生的。

至此我们再把前面所说的开放式结局、隐线、视角、视角转变这些概念综合来看,便知这部电影的高明之处了,总结如下:

导演用一条“四人生活关系”的故事线和一条“完成作业”的故事隐线演绎出了一个角色从男孩到作家的转变,进而用一个开放式结局阐释了“看待问题的视角”这一概念。

总结到这,这部电影可说的有意思的事情还没移动大流量卡完,要知道高明的艺术电影通常是用“电影语言”展现开来的。

带着以上结构分析再来看这部《红色天空》的语言手法,可以说几乎处处都是隐喻,处处都是蒙太奇,处处都是对称与对比。我们先从那场山火说起——

六、山火、红色、危险

这三样东西导演从电影开始就在对观众强化并进行捆绑植入了——

从刚开始汽车抛锚,男主独处山林,画外传来野兽叫声以及直升机噪声,危险意识便开始植入了;

之后出现了一系列“红色”,包括女主穿的红色连衣裙,包括景区的红色火警宣传车,包括菲利克斯和男友拖车用的红色拖拉机等等。

你当然可以把这些红色解读成青春热情,但要知道这种热情是跟“危险性”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甚至电影最后那两具被山火烧焦了的尸体,都是热移动大流量卡恋与危险捆在一起的;

山火在这里自成了一条“背景线”,贯穿电影始终,从开始灭火的直升机,到之后火警车的出现,再到后来火势蔓延……

我们与其说这是表层故事的环境背景,不如说那是一条悲剧的导火线。这条线自始至终提醒着观众热情与危险性的并存,它有节奏且递进式地通向角色最终的死亡。

七、海、蓝色与角色

如果你只看到红色这一条色彩隐喻线,那就未免落于片面与单一。要知道在这之外还有一条赋予此片“忧郁”之感的蓝色线,它通过大海、沙滩、菲利克斯的摄影主题引导开来。

那么这条线又跟电影人物及主题有着怎样的关系?来看“五人用餐”编辑跟菲利克斯讨论“作业(作品)”那场对话——

-编辑:你决定如何排列它们了吗?先是人像后世背影吗移动大流量卡

-菲利克斯:你想怎么做?

……

-编辑:我能提个建议吗……第三层

-菲利克斯:大海……就是大海,没错……完全平静,完全空旷。

*注意:谈话时菲利克斯穿着那件蓝色上衣。此时,大海、忧郁、平静这些元素被与菲利克斯的性格紧紧捆绑到了一起。

那么被捆绑的仅仅就这一个人吗?或者说从色彩植入的角度,仅仅就菲利克斯一个人穿着蓝色衣服吗?当然还有菲利克斯的男友,甚至还有男主里昂。我们来看里昂在叙述完娜塔莎离去后的那场海边哭戏——好大的一片蓝!

要知道,这场哭戏后(即通向结尾的戏),里昂穿上了开端那件蓝色上衣,再也没有脱下来。

我们与其说蓝色赋予了人物某些性格上的特点,不如说它赋予了这部电影红色外的另一面:忧郁、浪漫、伤感移动大流量卡

八、看见的与看不见的

片中男主在从医院出来后抱怨娜塔莎与编辑合伙耍他的时候,娜塔莎这样回应:你是什么都意识不到吗?你看得见你身边发生的事吗?

这像是在点题,点题之下几乎全片都在围绕“里昂的看不见”做文章——从汽车发动机熄火了他看不见,到房子漏水了他看不见,甚至都站在肿瘤科室外了,他还是看不见。更别说菲利克斯的性取向了。

我们这里想要着重强调导演表现“看不见”所用到的电影手法——显然这些手法都具有一定的隐藏性,都是通过一些生活琐事不经意表达出来的,因此容易被观者忽略。但这就是欧式艺术片惯用的手法,或者说这是一种“隐藏的艺术”。一旦这些看不见的东西表达过于直白,必然会落入说教与表面化的境地。

我们来拿大移动大流量卡卫讲述“被蚊子喷成gay(同性恋)”那场戏做例。

这场戏看似个不经意的笑话,但 演员用到的“spray me gay”这句话却跟之前里昂跟菲利克斯索要蚊子喷雾(insect spray)形成了呼应。显然这里在暗示里昂根本没有洞察到身边的男人是个gay,更别说洞察到对方的爱意了(请留意海边菲利克斯给里昂盖被子那场戏)

当然纠结里昂和菲利克斯的潜在关系意义不大,重在导演用这种极其隐晦的手法衬托出了“里昂的看不见”,进而展现出了一个让人信服的人物性格。

当然这个“看不见”也可以用作家视角来评判——连身边发生的事都无法洞察的人,写出来的东西自然是劣质的(导演通过娜塔莎对里昂作品批评展现开来)。而当里昂真正写移动大流量卡出让人折服的作品时,他的视角与态度也改变了。

九、极简与象征

纵观这部德国电影的风格与手法,不得不说它是“极简”的,这个简体现在电影表层的人物与环境设置上——四五个人+封闭海滨小镇+一场山火即构成故事框架。

表层的简衬托出了深层的复杂——每一个人、每一个环境,每一件琐事甚至每件服装道具,每句台词都有其象征性意义与隐喻。这让我想起去年那部《依尼舍林的报丧女妖》,同样是点对点的极简人物设置,同样是封闭的小岛空间,同样尽是隐喻手法……

显然,极简与隐喻手法正在成为艺术电影的一个趋势,它增加了创作者在有限资源与资金环境下进行创作的可能性。分析借鉴此类电影无疑对我们的电影发展百利无害。

(本文结束)


友情提醒: 请添加客服微信进行免费领取流量卡!
QQ交流群:226333560 站长微信:qgzmt2

原创文章,作者:sunyaqu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llk.cn/37542.html

(0)
sunyaqunsunyaqun
上一篇 2024年3月20日
下一篇 2024年3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