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汽车报】
图片来源:Imaa-institute网站
2023年即将步入尾声。对于跨国汽车零部件巨头们来说,全球车市较2022年的复苏,极大提振了它们的业绩。与此同时,随着中国车市加速内卷,欧美电动汽车市场需求放缓,叠加供应链、高利率等问题,不少零部件厂商忧心忡忡,下调了未来预期,甚至启动裁员。前两年“缺芯少电”时备受追捧的半导体厂商及动力电池厂商,境遇也换了一番天地。
传统厂商业绩亮眼,半导体企业走下坡
就业绩本身而言,随着2023年汽车行业生产复苏,需求提升,大多数跨国零部件厂商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营收及利润大涨者不在少数。以最新的第三季度为例,大陆集团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达到2.99亿大流量套餐欧元,而去年同期亏损了2.11亿欧元。安波福净利润高达16.3亿美元,而去年同期是2.86亿美元。麦格纳的净利润则同比增长36%至3.94亿美元。此外,李尔、德纳、奥托立夫等厂商也实现了利润的大幅增长。
相比之下,受半导体行业低迷影响,不少半导体厂商业绩下滑。例如,今年第三季度,三星电子的营业利润同比大跌77.6%。其中,三星电子亏损最大的业务,就是其引以为傲的半导体部门,前三季度累计亏损达12.6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00亿元)。另外,第三季度台积电的净利润也同比下滑25%,SK海力士则净亏损2.1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0亿元)。
至于电池企业,松下重新下调了全财年的营业利润预期,LG新能大流量套餐源则认为其2024年营收增长将放缓。这主要是考虑到欧美电动汽车市场需求放缓。
图片来源:Spotlightmetal网站
■重电动化轻内燃机,剥离与并购交替上演
虽然欧美电动汽车市场有增速放缓迹象,但出于长远考虑,以博格华纳为代表的传统零部件企业依然将电动化业务视为未来增长支柱,并不断降低内燃机业务权重,剥离与并购交替上演。
今年7月,博格华纳宣布,其燃料系统和售后市场部门已成功分拆为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PHINIA。遗留下来的则是其重视的空气管理事业部、电驱动及传动事业部。博格华纳首席执行官Frédéric Lissalde称,两年前博格华纳宣布了加速向电动化转型的“向前充电”战略,其中包括到2025大流量套餐年处置30亿至40亿美元的燃油相关收入,而PHINIA分拆的完成,以及2022年北美控制业务的出售,都是其重要一环。
由佛吉亚和海拉合并而成的佛瑞亚集团也在加快去杠杆化,其在第三季度财报中透露,原定10亿欧元资产剥离计划的剩余交易都将于2023年底前完成,且该公司又额外启动了10亿欧元资产剥离计划,第一笔交易就是10月海拉宣布出售其在贝洱海拉温控(BHTC)所持有的50%股份。
另外,就在11月27日,舍弗勒集团与纬湃科技正式签署了业务合并协议。纬湃科技原为大陆集团的动力总成部门,“单飞”后在电动化领域声名鹊起、屡获大单。舍弗勒收购纬湃科技,主要就是冲着其电动化业务来的。双方合并后,相关业务也将整大流量套餐合为全新的电驱动事业部,到2030年将成为新公司最大的营收支柱。
压力大迫切降本,裁员名单递增中
内燃机业务权重的下降,也就意味着相关岗位的减少。正如舍弗勒所言,随着行业向电动汽车转型,车企继续削减内燃机汽车相关的研发项目,导致内燃机相关产品产能过剩。为此,舍弗勒去年官宣了1300人的裁员计划。大陆集团近日也表示,将削减汽车部门的部分工作岗位,裁员数千人,以节省开支。佛瑞亚也关闭了一处座椅工厂并裁员500多人。固特异则计划在欧洲、中东和非洲裁员1200人。此外,今年6月,奥托立夫宣布2025年前将在全球裁员8000人,并关闭数座欧洲工厂,从而降本。
除了传统业务外,前沿业务也没有幸免。早在今年年初,大流量套餐亚马逊、谷歌母公司Alphabet、微软、IBM等科技巨头就密集发布了大规模裁员计划,总数超过4万人。在母公司Alphabet大规模裁员的背景下,作为子公司的自动驾驶初创企业Waymo自然也难以幸免,年初裁员逾200人,之后又于10月确认了新一轮裁员的消息,人数未公开。
另一家自动驾驶明星企业——通用汽车旗下的Cruise,也于11月上旬宣布裁员。此前由于发生事故,其自动驾驶业务陷入停摆。在经历一系列挫折后,通用汽车计划大幅削减对Cruise的投资。“我们预计,恢复运营后,Cruise的扩张步伐将更加慎重。”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11月底表示。Waymo和Cruise的遭遇,也凸显出当前高大流量套餐阶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困境。
图片来源:Ease.io网站
■延续时间长范围广,日本汽车业再现造假
近年来,似乎每一年日本汽车行业都会曝出造假丑闻,而2023年较为引人关注的一起是日立安斯泰莫(Astemo)的造假问题。日立安斯泰莫是日立和本田组建的零部件合资企业,也是日本第三大汽车零部件厂商。
今年5月19日,日立安斯泰莫公布了关于2021年底披露的刹车及悬挂系统质检造假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该公司生产的22种产品,包括汽车/摩托车零部件、铁路车辆零部件和工业用零部件,在15个国内外工厂存在质检造假现象。相关产品出货超过2亿件,其中部分产品的造假行为可以追溯到40年前。
这也并非个例。在此之前,作为日立集大流量套餐团核心板块的日立化成和日立金属也曝出了违规检测、篡改数据等造假行为。日立安斯泰莫造假问题曝出后,股东方调整了股权架构。原本由日立集团和本田分别持股66.6%和33.4%,后引入投资者JIC Capital,由其持股20%,而日立集团和本田各持股40%。股东方承诺共同推动日立安斯泰莫的电动化转型,称“日立安斯泰莫将寻求加快对汽车电动动力系统、自动驾驶/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先进底盘和下一代摩托车等先进技术的投资”。
后记:
与2022年因“缺芯少电”带来汽车减产相比,2023年全球汽车生产的复苏,给零部件厂商重新带来了大量订单,尤其是电动化大单。不过,和整车企业一样,零部件厂商也需要在前沿电动化投资与现大流量套餐有内燃机业务之间寻找平衡点,在高利率、地缘政治不确定、全球经济下行等多种不利因素下寻找业务平稳及生存之道。
本文来自【中国汽车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友情提醒: 请添加客服微信进行免费领取流量卡!
QQ交流群:226333560 站长微信:qgzmt2
原创文章,作者:sunyaqu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llk.cn/36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