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在冲击全球旅游业的同时,也为以休闲度假为代表的旅游新业态的跨越发展和创新变革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休闲度假作为高频次、低密度的旅游消费模式,正成为疫情之下旅游业发展的“定心丸”和“基本盘”,也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旅游业转型的“引爆点”和“先行者”。可以说,尽管新冠疫情影响了当前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但同时也给未来变革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如何精准把握市场趋势,转型升级,最终实现涅槃重生?休闲度假游的发展态势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应时而起的休闲度假游
休闲旅游就是以休闲为目的的旅游。与传统旅游相比,休闲旅游更注重旅游者的精神享受。相对于传统的观光、踩点的跟团游,休闲旅游更倾向于自由行度假旅游。
自19流量套餐99年国庆节以来,全国实行春节、劳动节和国庆节3个7天长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假日旅游热,逐渐形成了以旅游为主导的假日经济。黄金周的出现不但激醒了国民尤其是城镇居民的旅游意识,更丰富了人们的休闲生活。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提出,到2020年,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实,城乡居民旅游休闲消费水平大幅增长,健康、文明、环保的旅游休闲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国民旅游休闲质量显著提高,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国民旅游休闲体系基本建成。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弹性作息,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流量套餐,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
随着我国旅游业发展,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2015年、2017年、2019年,原国家旅游局、文化和旅游部分三批共推出30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使其成为旅游行业继5A级景区之后的又一块金字招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建立,正是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我国居民休闲度假旅游快速发展的需要而提供的多样化、高质量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也是为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而创造的综合性旅游载体品牌。
虽然今年新冠疫情对休闲产业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对城乡居民短期的消费形成一定程度的抑制,但从长期来看,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依然强烈,作为美好生活“新流量套餐刚需”的休闲度假并不会因疫情冲击而衰退,反而会在疫情之下释放更大的发展潜力,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这对推动旅游业、休闲度假消费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各地将全面推进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健康旅游、医疗旅游、体育旅游、休闲农业、山地旅游、乡村旅游等旅游业态,并与养生、养老、亲子、游学等有机结合,加快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服务、新模式和新道路。在全球旅游业陷入泥潭、中国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大背景下,国内休闲度假所承载的使命与时代意义被进一步放大。
在中国旅游协会会长段强看来,发展休闲度假产业有利于丰富中国旅游业的类型,有利流量套餐于增加中国旅游业的效益,有利于提高中国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是实现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种种趋势表明,休闲度假游正在成为旅游消费的大热点。
产品升级迎来换代节点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一季度,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分别下降35.3%、17.8%、14.0%。与之相关联,2020年一季度,休闲消费处于全面停滞状态。然而,随着疫情整体上得到控制,有关机构监测,“五一”期间,全国餐饮、住宿行业消费复苏指数比今年清明假期分别提升18和15个百分点,消费规模已恢复至去年同期70%左右,比今年清明假期提升约20个百分点。随着疫情形势不断好转,大体估计,2020流量套餐年二季度,中国休闲消费恢复到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二左右。
随着我国常态化防控措施的贯彻以及民众恐慌心理的缓解,休闲消费逐步开启反弹。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和腾讯文旅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旅游需求趋势调研报告》显示:未来一年,旅游闲暇时间预期增加指数为99.1,即预期能用于旅游的闲暇时间,较2019年略有减少;家庭收入预期增长指数为102.5,即预期收入略有增长,但增长幅度较2019年下降26.4%;家庭消费预期增长指数为137.5,即预期消费有所增长,但增长幅度较2019年下降10.6%。同时近三成的被调查者预期疫情结束后3-6个月恢复旅游活动,未来一年,预期人均旅游次数5.1次,比流量套餐2019年上升1次。从相关调查数据来看,尽管疫情影响深远,但是支撑旅游消费在内的休闲消费的有利因素依然存在。考虑到国外休闲消费的国内转移,以及休闲消费结构的调整,仍然可以对居民休闲消费的反弹持乐观态度。专家预测,2020年下半年休闲消费开始恢复式反弹,大体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在2021年将开启回补式反弹和振兴式反弹,整体消费水平将超过2019年。
一方面,疫情的出现改变了居民的消费习惯,同时也促进了休闲空间从密集到延展的转变,这直接推动了城市休闲、乡村度假空间的形成与强化,同时进一步形成了全域休闲的发展格局。
值得关注的是,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国内精品度假成为出境旅游消费的替代,一些瞄准中流量套餐高收入群体的精品度假项目迎来井喷式发展。比如,浙江开元旅业推出了适合短期度假和家庭亲子游需求的全天候一站式旅游综合体项目“森泊度假乐园”,围绕 “大自然”“中央设施”“度假木屋”和“游乐活动”四大核心元素,在为游客提供私密的丛林木屋居住体验的同时,更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室内、室外水上游乐,儿童乐园,亲子互动和户外探险活动,项目一经推出就受到长三角区域中高收入人群的追捧。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旅游与休闲研究室主任戴学锋指出,这种高端消费滞留国内的情况估计会持续一两年,这也正是中国休闲度假产业升级换代的窗口期。“如果我们抓住机遇,中国休闲度假产业就可能升级换代,今后在内循环中,中国旅游休闲度假产流量套餐业将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如果这个转型期做得好,未来疫情过后,由于路径依赖,将会有更多高端旅游休闲度假消费留在国内。”戴学锋说。
精神需求决定产品方向
在近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
受疫情影响,在城市室内休闲娱乐场所受限制的情况之下,以城市公园为代表的市民休闲空间保障了市民游憩、健身、交际等基本需求,成为支撑城市休闲的重要载体。在疫情之下,文化型、生态型、复合型的城市中央休闲区既是受疫情影响较重的区域,同时也成为快流量套餐速反弹的区域。随着疫情的控制,西安曲江新区、上海新天地、南京夫子庙、宁波老外滩等城市中央休闲区人流逐步开始上升,正在成为带动城市休闲复兴的重要地标。
长期以来,环城市乡村度假一直是城市居民日常休闲的重要形态。由于跨省游以及海外度假受到抑制,乡村度假成为满足城市中高收入群体度假的替代产品。今年“五一”和中秋、国庆黄金周期间,一些围绕乡村度假的民宿消费大幅反弹。以地方为例,浙江通过举办“春和景明·绿水青山健康行”文旅消费季,发布“八百八千”文旅系列产品,包括“百县千碗”美食游、“百县千村”乡村游等;12类99条文旅精品系列线路包括乡村旅游、红色旅游、非遗旅游等多种类型。在疫情重灾区湖北的武当山,虽然流量套餐景区开放受限,但是景区附近的民宿“灵山居”却天天爆满,营业额甚至超过去年同期。广东清远英德市铁溪文化小镇、徐家庄生态旅游度假村、太和古洞等拥有特色民宿的乡村旅游点也广受欢迎,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
疫情延搁了旅游产业的活动周期,同时也凸显出传统休闲旅游“赛道”拥挤、产品类型缺乏、市场体系较为脆弱的特点。这就需要休闲旅游企业不断做深做大已有的休闲领域,才能满足不同人群多元化的休闲需求。对此,华侨城旅游投资管理集团总裁张树民建议,要建立起“国民旅游度、政策作用度、市场发育度、产业影响度、文旅融合度”等新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把旅游业真正框定在应有的地位去审视。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杜一力也有流量套餐同感:“就像一个生命体的成长演变,从调整、恢复到精致,休闲度假产品也都有这个过程。同时,旅游产品是人类生活方式的体现和提升,不可能任意进化。未来十年,尽管度假生活仍需要物质条件的支撑,但以‘大众精致’和‘后现代精神’的精神需求为核心,将决定休闲度假真正的产品方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友情提醒: 请添加客服微信进行免费领取流量卡!
QQ交流群:226333560 站长微信:qgzmt2
原创文章,作者:sunyaqu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llk.cn/35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