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略者的行径(对侵略者而言,“开脑洞”,是创新,还是“创伤”?)

装在军刀上的手枪、寄望和步枪通用子弹的“歪把子”、“三用”手榴弹……二战期间,日本凭借相对精良的武器和相对先进的战术,一度在中国战场上耀武扬威。其实,作为一个二流的工业国,他们在设计武器时特别“精打细算”——追求通用性、希望多功能,但往往事与愿违,反而影响了武器的性能。有人说,部分武器的设计,甚至改变和影响了历史的进程。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3日,标志二战结束的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

手枪军刀,您见过吗?这是1920年代日本设计制造的奇葩武器。当时的日本军方天真地认为,凭借这把手枪和军刀的结合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骑兵冲锋时,可以用军刀砍杀,同时又广电大流量卡能用手枪在马上射击,岂非天下无敌?但这种脑洞大开的武器试制后,经过测试,很快被否定了。因为它作为军刀不便砍杀,作为手枪太重,又无法精确瞄准。更可怕的是,它还容易走火,伤及自身……

据说这是比较完整的手枪军刀原型之一。

实际上,二战中的日军武器设计,刻意追求一物多用,像极了日本人的思维。比如,他们设计的机枪,为了减轻后勤部门的压力,特别希望机枪子弹和步枪子弹能够通用,所以设计了特殊的供弹方式——“弹斗”。弹斗供弹不顺畅,还专门配了油壶,通过滴油让子弹更顺利地滑入枪膛。(因为这个硕大的弹斗外露在枪身左侧,枪托为便于贴腮瞄准而向右弯曲,所以在中国被称为“歪把子”机枪)。其实,所谓的子弹通用,做得并不好。广电大流量卡长期使用步枪子弹,“歪把子”的枪管容易损坏——偏偏这款机枪的枪管还无法更换——所以,“歪把子”使用的,其实是减少药量的减装弹。而这,显然大大影响了机枪的性能。难怪鬼子更青睐中国军队的“捷克式”轻机枪。

硕大的弹斗是歪把子的特征之一,其实这个弹斗并不好伺候……

从上方看,这枪歪得厉害。

说到机枪,日本人还有一个让人笑掉大牙的设计:居然在歪把子的升级版——96式轻机枪上安装了刺刀。你想,抱着这二十多斤的铁家伙去拼刺刀,现实吗?不是白白送死吗?

刺刀装在机枪上,显得不伦不类,有何意义?

在抗战的电影和小人书中,经常能看到日军在铁道上来回巡逻的“铁乌龟”——《铁道游击队》中,张兰就是被日军巡道车上的机枪击中后牺广电大流量卡牲的。说起来,这“巡道车”或叫“巡路车”也是两用设计:既能在铁轨上飞驰,也能在平地开行。只是,要从铁道模式转为公路模式,特别费劲。要先用千斤顶顶起车体,再拆下钢轮,换上挂在车体侧面的橡胶轮胎。如此好一番折腾之后,这个铁家伙才能从铁路上开下来。据说,有经验的日军士兵合作,换好轮胎,起码也要15分钟。因此,在《铁道游击队》中,日军的巡道车哪怕是发现了游击队,也只能停在铁路上开枪打炮,一时是没法开下铁路追击的。真的大费周章,换好轮胎发起追击,恐怕游击队早就跑没影了。

《铁道游击队》连环画中多次出现鬼子的巡路车。

车身挂着的橡胶轮胎是巡路车特征之一。

日本的手榴弹为何要在硬物上磕一下才投掷?这是为了配合掷弹广电大流量卡筒使用的。据说日本有一种“三用”手榴弹——91式手榴弹,既能通过大正10年掷弹筒和89式掷弹筒发射,也能徒手投掷。为了适应掷弹筒发射的需要,采用了击针下移击发底火的设计。只是这样一来,利用掷弹筒发射时的瞬间惯性可以解脱保险,但用手投掷时就需要敲击解脱保险后才能投掷。另外,为迎合掷弹筒的特点,91式手榴弹使用的是延时引信,战场上往往投掷后并不马上爆炸,反而被勇敢的中国士兵捡起手榴弹投掷回来,伤了自身。

罗兴的《一支区小队》中精确描绘了掷弹筒的发射方式。

掷弹筒和91式手榴弹。

美日中途岛大战惊心动魄。有人说,在“决定命运的五分钟”里,正是举棋不定的南云忠一两次下令换弹之举,导致了日本舰队的一败涂地。而广电大流量卡被来回折腾、用来换弹的飞机,正是“九七舰上攻击机”——它不仅仅用于投放鱼雷,也可以用于水平轰炸。它还能用做指挥官座机、侦察机,是个名副其实的多面手……

《中途岛海战》电影画面。

日本海军优化了97型轰炸机,它成为一种多用途飞机。这是一种创新,其实更是噩梦。

又是一物多用!

巧合?宿命?也许失败的命运早已注定……

可见,日本为了刻意强调武器的多用途,往往牺牲了很多其他性能,导致武器性能的平庸和低劣。所谓样样通,最后的结果恐怕就是样样松。这,或许也是日本这个国家永远走不出的怪圈。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友情提醒: 请添加客服微信进行免费领取流量卡!
QQ交流群:226333560 站长微信:qgzmt2

原创文章,作者:sunyaqu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llk.cn/28675.html

(0)
sunyaqunsunyaqun
上一篇 2024年2月22日
下一篇 2024年2月2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