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 拯 来源:魏州书院微信公众号
今天,我和大家再聊一下“魏州”和“大名府”。今大名县成为古黄河的以北的地区行政中心,是从三国曹魏黄初二年(221)元城县成为阳平郡的治所开始的,结束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11月12日凌晨大名城被日本侵略军攻占。在这1700余年中,最辉煌的时期就是今大名县成为魏州、大名府的治所之时。“乱世雄藩、治世重镇”“东郡股肱今右辅、北门锁钥古天雄”“一部《水浒》传天下,世人皆知大名府”。做为都府大邑,魏州和大名府的影响力是全国遐迩,乃至四海闻名的。但是,除了专门研究或熟悉这段史志的专家学者外。很长一段时间 以来,许多人习惯将魏州和大名府分割开来,想当然地认为魏州是联通大流量卡魏州、大名府是大名府,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甚至闹出魏州就是魏县,大名府就是大名县的笑话。这是十分不应该的,说明我们的史志研究成果没有深入浅出地传导给大众,从而让人们了解到二者之间的真实面目。借助今天县委宣传部、县文联主办的大名县“文化大讲堂”,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研究成果,题目就叫《浅谈魏州和大名府不可分割的关系》。与这个题目有关的问题,我曾发表过4篇文章。其中两次是会议发言:第一篇是2017年6月28日在大名县召开的冀鲁豫交界区域魏州文化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浅谈魏州文化研究》;第二篇是2018年10月26日在大名县召开的第二届冀鲁豫交界区域魏州(大名府)文化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浅谈魏联通大流量卡州和大名府的不可分割关系》;第三篇是2021年9月由我主笔 的《大名县区域中心城市演变研究》;第四篇是今年2月份撰写的《魏州、武阳郡、冀州、魏郡、东京、邺都的名称和辖区变迁》。这些文章,先后发表于《煌煌魏州》、方志邯郸头条号、方志邯郸澎湃号、魏州书院微信公众号上,均突出 了一个主题,即:魏州和大名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者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可以从地名来源、治所位置、管辖范围、城市建筑、重要地位等五个方面来证明。
第一,从地名来源讲,二者不可分割
先有大名府,后有大名县。“大名”这个词,源自史记《晋世家第九》《魏世家第十四》。据记载:晋献公十六年(前661),赵夙为御,毕公为右,以伐霍、狄、魏,联通大流量卡灭之。以耿封赵夙,以魏封毕万,为大夫。卜偃曰:“毕万之后必大矣。万,满数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赏,天开之矣。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今命之大,以从满数,其必有众。”这一段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是:春秋时期 的公元前661年,晋献公率大将赵夙和毕万灭掉霍、狄、魏(今山西芮城北)三个小国后,将魏国赐给毕万做封地,并封毕万为大夫。晋国的掌卜大夫郭偃应邀为毕万占卜了此事的吉凶后说:你的后代一定会强大!因为你名字中的“万”字是满数,而“魏”字是大名,有巍峨高大之意。现在国君将“魏国”赐予给你作封地,预示着上天也在赐给你福气!因为天子之民称“兆民”,诸侯之民称“万民”,现在国君下令将代表“大”之含义的封联通大流量卡地服从名字代表满数的你,你封地内的民众会自觉不自觉地自称为“万”民的,说不定你的后代还会成为诸侯!后来果然应验了,魏国逐渐强大起来,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这是后来成为政区的大名府和大名县名称的由来。“魏”是大名的本义,“大名”是“魏”的引申义,因为卜偃曰:“魏,大名也。”大名县建县,始于汉高帝十二年(前195)设立的元城县,后在境内陆续设贵乡县,马陵县、平邑县(隋朝)。唐建中三年(782)十一月一日,魏博节度使田悦与镇州王武俊、淄青李纳、幽州朱滔一起合谋叛唐,仿战国七雄故事,建魏国、称魏王,将魏州改为 “大名府”,此为“大名”得名之始。此处的“魏”被“大名”所代替、州被府所代替。唐朝后期的政区体制联通大流量卡实行道(方镇)、州(府)、县三级制,州和府在行政区的层次上相同,但级别不一样,只有都城、陪都及“王”管辖下的州才能称为府。在唐朝,府的最高长官是牧,如西都、东都、北都牧,均为从二品;府尹为从三品,如西都、东都、北都、凤翔府、成都府、河中府、江陵府、兴元府、兴德府。州的最高行政长官是刺史,上州刺史为从三品,中州和下州刺史均为正四品下。这样一来,大名府的重要性就比魏州高了一些,但由于田悦是自立为王,朝廷不承认,不久(建中四年十月)复称魏州,田悦改魏州为大名府,时间长达1年,虽不能计入大名府的起始和存在时间。但其名称的由来,则与后来的大名府成为正式行政区一般无二。后唐改魏州为兴唐府、贵乡县为广晋县、联通大流量卡元城县为兴唐县;后晋改兴唐府为广晋府;后汉乾祐元年(948),改广晋府为大名府、广晋县称大名县。 此后,大名府、大名县之名长盛不衰。《二十四史》在唐朝晚期和五代时期,有时将魏州和大名府合称为魏府,直接证明了魏州和大名府的不可分割。
第二,从治所位置讲,二者始终如一
魏州和明初以前的大名府治所,均在今河北省大名县境内。北周大象二年(580)八月,分相州东部昌乐郡置魏州时,魏州的治所设在贵乡县孔思集寺,即今大名县大街镇大街(魏州)村、双台村一带。此后,不管魏州的名称如何变化,管辖范围如何伸缩,但其治所一直未变。五代后期,特别是宋代的大名府治所。更是在魏州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核心地带为今大名县大街镇联通大流量卡大街(魏州)村、双台村一带。直到明建文三年(1401)前,漳河、卫河同时泛溢,将大名府城湮没于地下,大名府城才不得不迁至艾家口镇,即今县城内明清大名府城这个位置,面积也缩减为原来的五分之一,但始终没有超出今大名县的管辖范围。也就是说:不管是位于今大街镇大街(魏州)村、双台村一带,还是后来迁至今大名镇(原艾家口镇);无论是隋唐五代时期的煌煌魏州,还是一部《水浒》传天下的大名府,直至1937年11月12日日本侵略军攻占大名城前,其治所均在今大名县境内,始终如一。治所始终如一的行政机构,又怎么能人为地分裂为两个不同的概念?魏州和大名府密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此得进一步到了证明。
第三,从管辖范围讲,二者基联通大流量卡本相同
先看魏州,分四个阶段(约303年):一是北周大象二年(580)至隋大业三年(607),计27年。北周大象二年(580)八月,韦孝宽破尉迟迥于邺城,移相州于安阳,其邺城及邑居皆毁废之。分相州昌乐郡置魏州。辖2郡:昌乐郡辖昌乐(今河南南乐)、贵乡、卫国3县、武阳郡辖乐平、聊城、武阳(今山东莘县)3县。此时,北周实行的是州郡县三级政区制(共有属州211个、郡508个、县1124个),魏州是省级政区,治贵乡县。隋开皇三年(583)十一月甲午,罢天下诸郡,实行州县二级政区制,魏州直辖以上6县这应是最早的省直管县,但实际上已降为了市级政区;隋开皇六年(586),增辖元城、马陵2县,魏州辖8县;开皇十联通大流量卡六年(596),增辖平邑县,魏州辖9县。大业元年(605),撤并马陵县、平邑县,魏州辖7县。大业三年(607),改为武阳郡;二是唐武德四年(621)至龙朔二年(662),计41年。唐武德四年(621),武阳郡复改为魏州,辖13县:贵乡、昌乐、元城、莘县、武阳、临黄、观城、顿丘、繁水、魏县、冠氏、馆陶、漳阴。是年,将顿丘、观城、莘县、临黄、武阳、冠氏、馆陶7县并入澶、莘、毛3州,魏州辖6县,贵乡、昌乐、元城、繁水、魏县、漳阴。贞观元年(627),7县还属魏州,撤销漳阴县,魏州辖12县。贞观十七年(644),撤销元城、武阳、观城3县,魏州辖9县。贞观十八年(645),撤销繁水县,魏州辖8县;龙朔二联通大流量卡年(662),改为冀州;三是唐咸亨三年(672)至天宝元年(742),计70年。咸亨三年(672),冀州复改为魏州。永昌元年(689),增辖武圣县,魏州辖9县;圣历二年(699),复设元城县,魏州辖10县;天宝元年(742),改为魏郡;四是唐乾元元年(758)至后唐同光元年(923),计165年。乾元元年(758),复为魏州;大历七年(772),临河、顿丘2县改属澶州,魏州辖8县;建中三年(782),田悦僭改魏州为大名府,建中四年(783)复为魏州;天祐三年(906),辖14县:贵乡、元城、魏县、馆陶、冠氏、莘县、武阳、昌乐、临河、洹水、斥丘(今成安)、内黄、广宗、永济;后唐同光元年(923)联通大流量卡四月,升魏州为东京兴唐府。后唐天成四年(929)六月,改邺都依旧为魏府,寻复为邺都;后晋开运二年(945)四月,诏邺都依旧为天雄军。总而言之,魏州辖境相当于今河北省大名县、魏县、馆陶县、成安县、威县,河南省的南乐县、清丰县、范县、内黄县、浚县,山东省的冠县、莘县、聊城市东昌府区等地。自魏州设立至被升为东京兴唐府,间隔为343年(近350年),而叫魏州的时间只有303年,其余时间魏州去哪了?答案是:改名了。武阳郡(14年)。隋大业三年(607)至唐武德四年(621),改魏州为武阳郡,治贵乡县,辖14县:贵乡、元城、繁水、顿丘、魏县、观城、临黄、武阳、莘县、武水、馆陶、冠氏、聊城、堂邑;冀州(10联通大流量卡年)。唐龙朔二年(662)至咸亨三年(672),改魏州为冀州,治贵乡县,辖13县:贵乡、昌乐、元城、莘县、武阳、临黄、观城、顿丘、繁水、魏县、冠氏、馆陶、漳阴;魏郡(16年)。唐天宝元年(742)至乾元元年(758),改魏州为魏郡,治元城县,辖10县:元城、贵乡、魏县、馆陶、冠氏、莘县、临黄、朝城、昌乐、顿丘。
再看大名府,分两个阶段(876年):一是后汉乾祐元年(948)至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计331年。后汉乾祐元年(948),改广晋府为大名府,治所不变。辖16个县:大名、元城、魏县、馆陶、冠氏、莘县、朝城、南乐、洹水、成安、内黄、宗城、经城、永济、夏津、临清;北宋建隆元年(960)辖联通大流量卡17个县:元城、大名、莘县、内黄、成安、魏县、馆陶、清平、冠氏、宗城、朝城、南乐、洹水、永济、经城;元丰八年(1085)辖13个县:元城、莘县、内黄、成安、魏县、馆陶、临清、夏津、清平、冠氏、宗城、朝城、南乐;金正隆二年(1157)辖10县:元城、大名、魏县、冠氏、南乐、馆陶、夏津、朝城、清平、莘县;二是明洪武元年(1368)至民国二年(1913),计545年。明洪武元年(1368)辖1州10县:元城、大名、魏县、南乐、清丰、内黄、浚县、滑县、长垣、东明,开州;清雍正三年(1725)辖1州7县:元城、大名、魏县、南乐、清丰、长垣、东明,开州(割内黄县、浚县、滑县分隶河南彰德府、卫辉府)。乾隆二联通大流量卡十三年(1758)辖1州6县:元城、大名、南乐、清丰、长垣、东明,开州(将魏县分入大名县和元城县)。
将大名府分成两个阶段之间,大名府又改名了。这次改成了大名路,是地市级政区,计89年。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大名府为大名路,直至明洪武元年(1368),驻原大名府城内,辖1司:录事司,3州:开州、滑州、浚州(其中3州共辖6县:濮阳、东明、长垣、清丰、白马、内黄),5县:元城、大名、南乐、魏县、清河。在政区设置上,魏州并不是直接就变成了大名府,中间有一个时间差,那么,这段时间魏州又去哪了?答案是:又改名了。一是改为东京兴唐府,计1年零11个月。后唐同光元年(923)夏四月己巳,后唐庄宗李存勖在联通大流量卡魏州即皇帝位,诏升魏州为东京兴唐府,作为后唐的都城,辖14县:兴唐县、广晋县(后唐同光元年,改元城县为兴唐县、贵乡县为广晋县)、魏县、馆陶县、冠氏县、莘县、朝城县、昌乐县、临河县、洹水县、成安县、内黄县、宗城县、永济县。同年12月,虽然实际上迁都汴京,但东京兴唐府的地位未变。直至同光三年(925)三月辛酉,才改东京为邺都;二是改为邺都兴唐府,计4年零3个月以上。后唐同光三年(925)三月辛酉,改东京为邺都,做为后唐的陪都,兴唐府不变,辖14县:兴唐县、广晋县、魏县、馆陶县、冠氏县、莘县、朝城县、昌乐县、临河县、洹水县、成安县、内黄县、宗城县、永济县。天成四年(929)六月戊申,诏邺都依旧为魏府联通大流量卡,寻复为邺都。后晋天福二年(937)九月,诏改兴唐府为广晋府,兴唐县复为元城县;三是邺都广晋府,计6年零5个月。后晋天福三年(938)十一月辛亥,升广晋府为邺都,置留守。辖15县:广晋县、元城县、魏县、馆陶县、冠氏县、莘县、朝城县、昌乐县、临河县(天福九年,临河县改隶澶州)、洹水县、成安县、内黄县、宗城县、永济县、经城县。开运二年(945)夏四月丁亥,诏邺都依旧为天雄军。。后汉乾祐元年(948)三月丙寅,诏改广晋府为大名府。期间,县与县之间分合与改隶不可避免,但无论怎么分合与改隶,魏州和大名府的辖区基本上都是今冀鲁豫交界区域的部分县,范围基本相同或相近,再一次证明了魏州与大名府的不可分割。
第四联通大流量卡,从城市建筑讲,二者各有千秋
魏州城:据《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一卷记载:(魏博节度使乐)彦祯志满骄大,动多不法。一旦征六州之众,板筑罗城,约河门旧堤,周80里,月余而毕。当时的魏州城,分内城、中城、外城。内城即王城(皇城),建有武德殿、文思殿、画堂和寝殿。四周有东、南、西、北4个城门;中城亦叫罗城,周长40里,有南砖门、观音门、橙槽门、冠氏门、朝城门等5个城门;外城也叫大城,周长80里,有南砖门、观音门、北河门、魏县门、冠氏门、朝城门、上斗门、下斗门等8个城门。后晋高祖天福七年(942)闰三月壬寅,诏改邺都宣明门为朱凤门;武德殿为视政殿,文思殿为崇德殿,画堂为天清殿,寝殿为乾福殿,其门悉从殿名;皇联通大流量卡城南门为乾明门,北门为元德门,东门为万春门,西门为千秋门;罗城南砖门为广运门,观音门为金明门,橙槽门为清景门,寇氏门为永芳门,朝臣门为景风门;大城南门为昭明门,观音门为广义门,北河门为静安门,魏县门为应福门,寇氏门为迎春门,朝城门为兴仁门,上斗门为延清门,下斗门为通远门。
大名府城:《宋史》卷八十五.志第三十八记载:北京。庆历二年(1042),建大名府为北京。宫城周三里一百九十八步,即真宗驻跸行宫。城南三门:中曰顺豫,东曰省风,西曰展义。东一门,曰东安。西一门,曰西安。顺豫门内东西各一门,曰左、右保成。次北班瑞殿,殿前东西门二:东曰凝祥,西曰丽泽。殿东南时巡殿门,次北时巡殿,次靖方殿,次庆宁殿。联通大流量卡时巡殿前东西门二:东曰景清,西曰景和。京城周四十八里二百六步,门一十七。
无论是唐代的魏州城,还是宋代的大名府城,位置都在同一块地域,即今天的大名县大街镇大街(魏州)村、双台村、御营村一带。只不过时间有先有后,城池有大有小而已。 魏州城建设在前,分三层,王城(皇城)、罗城和大城,大城周长80里。北宋大名府城建设在后,分两层,宫城和京城,京城周长48里206步,是在原魏州城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在同一块地域上建设的城市,不可能分割开来。直至明建文三年(1401),大名府城才整体搬迁至艾家口镇,城市面积缩减为周长九里。
第五,从重要地位讲,二者不相上下
一是均做过国都。魏州做过五代时期后唐的国都,时长1年联通大流量卡零11个月。后唐同光元年(923)夏四月己巳,后唐庄宗李存勖在魏州即皇帝位,诏升魏州为东京兴唐府,改元城县为兴唐县、贵乡县为广晋县。同光三年(925)三月辛酉,诏改东京为邺都(陪都);大名府做过金代藩齐的国都,时长1年零7个月。南宋建炎四年、金天会八年(1130)九月戊申。金人立刘豫为大齐皇帝,都大名府,仍号北京,国号大齐。宋人畏之,待以敌国礼,国书称大齐皇帝。南宋绍兴元年、金天会十年、阜昌二年(1132)四月,刘豫迁都汴京(开封)。以上两次为都是指二十四史和官方记载毫无争议的两次,以今大名县为治所的地市级政区,还有4次为都的历史。但因为有争议,本照严谨负责的态度,故作者并未将其计入在内,但并联通大流量卡不代表反对,只是暂时不计入,待争议彻底消除有固定结论后再计,并将其笔录其后,供大家了解和判断。这4次分别是:殷商旧都(时长不详)。据明·正德《大名府志》记载:“大名,本商旧都。”时大名府辖1州10县:开州(今河南濮阳)、元城县、大名县、南乐县、魏县、内黄县、清丰县、浚县、滑县、东明县、长垣县。商朝国都因水患屡次迁徙,有前八后五之说,具体是哪位商王在此建都,其治所具体位置及存续时间,尚待进一步考证,是否能被定为国都有争议;隋末的许国国都(4个月)。唐武德元年(618)九月,隋右屯卫将军、丞相宇文化鸩杀隋恭帝杨浩,僭称皇帝于魏县,国号“许”,建元“天寿”,建都置百官。武德二年(619)正月十八日,联通大流量卡为唐淮安王李神通所败,东走聊城,被窦建德所擒。据2000年版《魏县志》载,唐朝以前的魏县治所在今大名县王村乡祝村一带。也有人考证在今大名县旧治乡魏店村一带,但均在今大名县境内。但因宇文化及是自称皇帝,不久即灭亡,是否能被定为国都有争议;唐朝晚期的大周国都(3个月)。唐乾元二年(759)正月朔,史思明在魏州筑坛,僭称大圣周王,建元应天;夏四月,更国号大燕,建元顺天,自称应天皇帝。但由于史思明是自立为皇帝,唐朝廷不承认,是否被定为国都有争议;唐朝晚期的魏国国都(1年)。唐建中三年(782),魏博节度使田悦与镇州王武俊、淄青李纳、幽州朱滔合谋同叛,与马燧率领的朝廷军队隔魏河(今漳河)对垒。依周末战国联通大流量卡七雄故事,并建国号为诸侯。建中三年十一月一日,筑坛告天受之。其中田悦国号魏,僭称魏王,以魏州为大名府。时魏州大名府辖8县:贵乡、元城、魏县、馆陶、冠氏、莘县、朝城、昌乐。建中四年(783)十月,泾师犯阙,诸师各还本镇。田悦、朱滔、王武俊互相疑惑,各去王号,遣使归国。但由于田悦是自立为王,朝廷不承认,是否能定为国都有争议。
二是均做过陪都。魏州做过的五代后唐和后晋的陪都,时长约10年零8个月以上。后唐同光三年(925)三月辛酉,改东京为邺都,兴唐府如故。天成四年(929)六月戊申,诏改邺都复为魏府,寻复为邺都,计4年零3个月以上。后晋天福二年(937)九月,诏改兴唐府为广晋府。后晋天福三年(938联通大流量卡)十一月辛亥,诏升升广晋府为邺都,置留守。开运二年(945)夏四月丁亥,诏邺都依旧为天雄军,计6年零5个月。二者相加,在10年零8个月以上;大名府则做过后汉、后周的陪都及北宋和金代藩齐的陪都,时长约5年零10个月。后汉邺都大名府(2年零10个月),后汉乾祐元年(948)三月丙寅,诏改广晋府为大名府;后周邺都大名府(3年),后周广顺元年(951)春正月丁卯至显德元年(954)春正月戊寅;北宋陪都北京(85年),北宋庆历二年(1042),升大名府为北京,至南渡初(1127年)为金兵侵占止;大齐陪都北都(5年零7个月),南宋绍兴二年、金天会十年、大齐阜昌二年(1132)四月丙寅,刘豫迁都汴京(开封)联通大流量卡后,北京大名府改为北都大名府,为陪都,至天会十五年(1137)十一月丙午止。以上六次为陪均在今大名县做为魏州(邺都)或大名府治所之时,以今大名县为治所的地市级政区,还有一次为陪都的历史,并且没有争议,但因为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再谈魏州和大名府》,有着时间段的限制,所以没有计入。这一次是战国时期的魏武侯别都(25年)。据明正德·《大名府志》卷之九·古迹志载“魏武侯城,在旧城(宋代大名府城)南十里,旧有坛,亦曰武侯台。”民国二十三年(1934)版《大名县志》载“魏文侯七年(前439)始得邺地,改曰魏,寻复为邺;武侯(前395—前370年在位)以为别都。此外,据相关人士研究,今大名县在历史上还是扈国和联通大流量卡邶国的都城,以及战国时期燕将乐毅侵占齐国后燕国驸马孙操建立的“南燕”国都。但扈国和邶国属于当时的黄帝及夏商周“天子”辖下的子国,不是王国,“方”仅五十里左右,地盘和人口均小于后代所设立的县;“南燕”的“国都”建立于当时的齐国安贤镇(今大名县束馆镇),地盘更小,能否算真正意义上的“国都”,尚待专家进一步论证。
三是均做过省级治所。魏州做过省级治所(或政区)约155年。省级政区魏州治所(3年)。魏州设立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大象二年(580)八月,辖2郡6县。昌乐郡(辖昌乐、贵乡、卫国3县)、武阳郡(辖乐平、聊城、武阳3县)。此时,北周实行州郡县三级政区制,共有属州211个、郡508个、县1124个联通大流量卡,此时的魏州是省级行政区,其治所在今大名县境内。隋开皇三年(583)十一月甲午,罢天下诸郡,实行州县二级政区制,魏州降为地级市政区;魏州都督府治所(3年)。唐景云二年(711)六月二十八日至唐玄宗开元二年(714)二月九日,治魏州,辖7州:魏州、卫州、相州、洺州、德州、贝州、博州。需要养生指出的是:这一时期的都督府是以省级行政单位、而不再纯粹是以都督诸州军事的形式出现的,当时全国共分24个都督府。其他时期的都督府均是以军事单位而不是以政区形式存在的;魏博镇治所(149年)。唐宝应二年(763)闰正月至后梁乾化二年(912),辖魏州、卫州、相州、洺州、德州、贝州、博州。此时,魏州节度使兼任河北道联通大流量卡采访使或观察处置使,魏博镇是以省级政区的形式存在的。即镇—州—县的形式;大名府做过省级治所202年。河北南路治所(10年)。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至雍熙四年(987)三月,治大名府,设经略安抚司,经略安抚使以直秘阁(从三品)以上充,掌一路兵民之事,职名稍高者出守皆可兼使,如系二品以上即称安抚大使;河北东路治所(27年)。分四个阶段:一是北宋雍熙四年(987)至端拱二年(989),治大名府,辖3府:大名府、开德府、河间府,11州:沧州、冀州、博州、棣州、莫州、雄州、霸州、德州、滨州、恩州、清州,5军:德清军、保顺军、永静军、信安军、保定军,计57县;二是熙宁六年(1073)至元丰元年(107联通大流量卡8)。治所及所辖府、州、县不变;三是元丰八年(1085)至元祐元年(1086)三月,辖1府、12州、4军,共53县;四是大观二年(1108)至南宋建炎元年、金太宗天会五年(1127)七月,辖3府、11州、3军;河北路治所(68年)。分三个阶段:一是北宋端拱二年(989)至庆历八年(1048)。治大名府,辖7府:大名府、开德府、河间府、真定府、中山府、信德府、庆源府,20州:沧州、冀州、博州、棣州、莫州、雄州、霸州、德州、滨州、恩州、清州、相州、浚州、怀州、卫州、洺州、深州、磁州、祁州、保州,11军:德清军、保顺军、永静军、信安军、保定军、天威军、北平军、安肃军、永宁军、广信军、顺安军,计112联通大流量卡县;二是元丰元年(1078)至元丰八年(1085)。治大名府;三是元祐元年(1086)三月至大观二年(1108)。治大名府;大名府路(57年)。金正隆二年(1157)至贞祐二年(1214),治大名府,辖1府3州,共20个县。其中大名府辖10县,恩州辖4县,濮州辖2县,开州辖4县;大名行尚书省(20年)。金贞祐二年(1214)十月至兴定三年(1234),置大名行尚书省(简称大名省),诏发河北兵救中都;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府(14年)。分两个阶段:一是清顺治五年(1648)至顺治十六年(1659),置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驻大名府;二是康熙五年(1666)至康熙八年(1669),改直隶总督为直隶山联通大流量卡东河南三省总督,驻大名府;直隶巡抚署(1年)。清顺治十六年(1659)至顺治十七年(1660),改三省总督为直隶巡抚,驻大名府(后移驻真定);直隶总督府(5年)。清顺治十八年(1661)至康熙五年(1666),增置直隶总督,驻大名府。
四是官员级别均不低。当魏州升格为后唐东京兴唐府时,其最高长官为东京牧,从二品,兴唐府府尹为从三品(相当于上州刺史);当魏州为邺都时,邺都留守为从二品,魏博或天雄军节度使虽一般由魏州刺史兼任(从三品),但不少节度使被封为司徒、司空、王(均为正一品)、郡王(从二品)等职位或相应爵位,则其地位又较他地为重;当大名府为金藩齐都城北京大名府时,大名府府尹为正三品;为北宋陪都联通大流量卡北京大名府时,大名府府尹与开封府府尹一样,均为从三品。但北京留守司留守的级别则要高一些,如《水浒中》的大名府留守梁中书(原型为梁子美)是由中书侍郎(正二品)兼任的;而宋代的天雄军节度使为从二品。也有不少朝廷中枢的官员(二品及以上)直接带衔到大名府做最高长官的。如寇准称知天雄军、韩琦称判大名府等;清代的三省总督、直隶总督是从一品,直隶巡抚为从二品。明清时期的其他时段,即使大名府不再是省级以上治所,而是沦落为了一般的地级市,其知府也为标准的正四品。
五是名人效应均不错。在魏州:唐代狄仁杰先任魏州刺史后任宰相,李灵龟在魏州城西开永济支渠入新市,卢晖开西渠引流入魏州城;李白游历魏郡;田承嗣据魏州雄踞一方联通大流量卡,田悦在魏州(大名府)割据称王,乐彦祯扩筑魏州城;李存勖在魏州建后唐;两位后周皇帝郭威和柴荣发迹于邺都等;在大名府:符彦卿首任大名府府尹,赵昌言在大名府防洪,寇准与大名府结下不解之缘,宋真宗驻跸大名府,吕夷简主建大名府为北京,包拯在大名府两任河北都转运使,文彦博两度为官大名府,韩琦主政大名府,苏辙初仕大名府,黄庭坚任职北京(大名府)国子监,梁子美为官大名府,郭永在大名府城誓死抗金,燕王朱棣令都指挥佥事吴成徙筑大名府城等。可谓是名人辈出,千古风流人物,荟萃魏州、大名府。如:寇准。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十二月二十五日至大中祥符六年(1013)十二月,知天雄军(大名府)兼驻泊都部署。辽国使者联通大流量卡过大名,问寇准:“相公望重,何故不在中书?” 答:“主上以朝廷无事,北门锁钥,非准不可耳。”寇准特别看重大名的战略位置,撰大名府堂联“东郡股肱今右辅,北门锁钥古天雄”,为千古府衙名联;韩琦。北宋熙宁二年(1069)二月,韩琦任河北安抚使、判大名府兼北京留守,并特许其可“便宜行事”。适值河北大灾,韩琦到大名府后,晓谕灾民凡返乡者,由官府发给路费口粮;原来富人乘灾害之机低价收购灾民土地的,一律无条件归还原主,等丰收之后再归还买地的钱。又采取了开仓分粮等一系列救灾安民的措施,帮助灾民恢复发展生产,重建家园,使灾民们逐步渡过难关,不久,就把大名府治理得民心归附、有条不紊,河北灾区遂得以安定下来。韩琦在联通大流量卡大名府任上勤勤恳恳、费尽心血,千方百计为人民谋福祉,时刻考虑着怎样把河北的事情办好。韩琦毕生注重保持高尚节操。有一年重阳节,他在府邸后院的凉亭设宴款待同僚,酒酣处感叹人生,深情地说:“保初节易,保晚节难。”随之吟出他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在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任右仆射时的《九日水阁》诗:“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众人皆佩服韩琦的人品人格,把此亭命名为“晚香亭”。韩琦甚得民心,受到所任地方父老乡亲的尊敬与热爱。因为宰相也称侍中,所以韩琦在相州、大名府任职时,百姓都称他为“自家侍中”。联通大流量卡按惯例,辽国使者到大名府与北京留守通信,只押字不留名,及至韩琦到此任职,则在书信后留名,辽的使者成尧锡对接待他的北宋官员说:“因为韩侍中在这里,所以特地留名。”韩琦离任后,过往的辽使就不再留名了。一次,一位辽使为韩琦准备了一匹马,吩咐手下人说:“这是献给韩侍中的马,必须选择好的来!”手下人选好马后,使者看了很不满意,怒斥手下人说:“这能与给其他人东西一样吗?为什么这样不加意?”遂将手下人打了一顿板子,又亲自重新挑选了一匹好马送去。熙宁四年(1071),韩琦上奏请求辞去大名府安抚使,告归相州,神宗非但没有答应,反而降诏对他大加褒奖,挽留他继续镇守“北门之钥”,并充永兴军节度使,再任判大名府兼北京联通大流量卡留守,充大名府路安抚使,兼大名府路驻泊马步军都总管。这时候,韩琦确实是年迈体衰,对朝廷的任命力辞不受,并多次上奏,乞请还判老家相州。神宗再三挽留,并派遣宫中御医前去为他诊病。有人劝阻说:“宫中御医不该为外臣看病。”神宗道:“韩侍中岂是一般外臣!”两年之中,韩琦连上8道奏折,直到熙宁六年(1073),神宗才同意他回判相州,但仍带职行事。听说韩琦离任,百姓遮道攀留,数日后才得以离开。熙宁八年(1075)六月,韩琦在相州逝世,大名府去相州吊唁的人络绎不绝。卒后九年,司马光亲自撰写了《北京韩魏公祠堂记》,现载于1994年版《大名县志》;王曾。第一次任职大名府是北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和原知天雄军联通大流量卡对调,由应天府改任知天雄军。对辽国不卑不亢,辽国使者从大名府城经过,都从车上下来,徒步而过。对内爱护老百姓,人们感谢他把大名府治理得好,为他建生祠,挂他的画像来敬奉。范仲淹上书誉称王曾才德纯美,名扬四海。天禧四年(1020)八月,回京复相;第二次任职大名府是北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以吏部尚书、彰德节度使知天雄军。明道元年(1032)知天雄军、加同平章事。明道二年(1033)十一月,改判河南府。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王曾重视教育。明道二年(1033)五月二十六日,朝廷批准王曾的请求,“于大名府立学,仍颁九经”。
六是均为军事重镇。魏州为军事重镇:魏州行军总管府(6年)。唐武德四年(621),设联通大流量卡魏州行军总管府,驻魏州,辖5州17县军事及地方行政。5州:魏州、黎州、澶州、莘州、毛州,17县:贵乡、昌乐、元城、莘县、武阳、临黄、观城、顿丘、繁水、魏县、冠氏、馆陶、漳阴、黎阳、内黄、临河、澶水;魏州大都督府(140年)。唐武德七年(624)二月十二日,改魏州行军总管府为魏州大都督府,驻魏州,辖7州:魏、卫、相、德、贝、博、豫。贞观元年(627),废大都督府;大历二年(767)正月二十六日丁丑,再升魏州为大都督府,直至唐天祐元年(904)闰四月诏“更命魏博曰天雄军”止,魏州大都督府始终存在。大都督府都督原则由皇子遥领,大都督府长史由魏博节度使兼任;冀州大都督府(10年)。唐龙朔二年(662)联通大流量卡十二月,改魏州为冀州,并设冀州大都督府,以皇四子殷王李旭轮在长安遥领冀州大都督。辖7州:冀州、贝州、棣州、沧州、魏州、德州、相州。咸亨三年(672),复改冀州为魏州,并撤大都督府;魏博都防御使(3个月)。唐广德元年(763)闰正月,命田承嗣为魏博都防御使,驻魏州,辖五州:魏州、博州、德州、沧州、瀛州,拥兵10万,与、成德、范阳(卢龙)称“河朔三镇”。广德元年(763)六月,升魏博都防御使为魏博节度使;魏博节度使(141年)。唐广德元年(763)六月,升魏博都防御使为魏博节度使,署大都督府,治魏州,辖魏州、博州、贝州、卫州、澶州、相州等6州43县。最盛时辖魏州、博州、贝州、卫州、澶州、相州、沧州联通大流量卡、德州、瀛州、淄州10州(其中4州属短期占领),以后逐渐固定于魏州、博州、贝州、卫州、澶州、相州6州。唐天祐元年(904)闰四月,诏“更命魏博曰天雄军”;天雄军节度使(56)。后唐天祐元年(904)至太平兴国二年(977)。唐天祐元年(904)闰四月,诏“更命魏博曰天雄军”。中间虽有东京、邺都等国都或陪都之提升,也有东京牧、邺都留守之称,但天雄军节度使的职位依旧存在,而且一直由大将担任。
大名府为军事重镇:天雄军节度使(17年)。宋初(960年),北宋仍设天雄军节度使;乾德三年(965),开始逐步削弱节度使的权力,令各地赋税收入除日常军费所需外,全部运送中央,还命令诸州府选送精兵给中央。太平兴国联通大流量卡二年(977),诏令所有节度使属下的支郡都直属中央,节度使所领只是一州府,又以朝臣出任知州、知府。此后,节度使一般不赴本州府治理政事,成为一种荣誉性虚衔,天雄军节度使至此名存实亡;河北路北道都总管府(10个月)。南宋靖康元年(1126)九月二十三日,宋廷将诸路分东西南北四道,每道设都总管府,北道治大名府,以北京留守、大名府知府总领北道军政事宜,建炎元年(1127)七月二十一日,罢四道都总管;河北兵马大元帅府(1年)。靖康元年(1126)十二月,康王赵构在相州开河北兵马大元帅府,议定大元帅府驻大名府,有兵六万,分前、后、左、中、右五军,为南宋军队重新编制之始;大名府路统军司(20年)。金天会年间联通大流量卡(1123—1137年)至天眷元年(1138)之间,置统军司,治大名府,天德二年(1150)罢,以其所辖民户分隶旁近总管府。统军司日常隶属枢密院管辖,战时由元帅府或行省管辖,设统军使(正三品)、统军副使(正四品)、统军都监等职务,掌督领军马,镇摄封陲等;大名兵备道署、大顺广兵备道署(共401年)。明正德七年(1512),设兵备佥事(相当于卫指挥佥事,正四品)一员充大名兵备分巡道,兼河务水利,简称为大名道。驻今大名镇道前街,隶河南按察司,统辖直鲁豫交界一带军事;嘉靖元年(1522)三月十八日,升大名兵备道佥事刘秉鉴为副使(正四品),建节大名,隶河南按察司,以控两河之间。嘉靖二年(1523),暂省联通大流量卡其官;嘉靖十一年(1532)又诏复之;始辖大名、广平两府,后兼辖顺德,督领三府,亦称大顺广道;明崇祯十二年(1639),大名兵备道分设顺广兵备道,属大名道下辖的二级道,治所驻大名,辖顺德府、广平府所属14县;清顺治二年(1645),置大名兵备道,驻大名府;顺治七年(1650),顺广道并入大名兵备道,辖大名、顺德、广平三府,驻大名府;康熙八年(1669)大名兵备道改称大名道,管辖三府州县及守备军所有司衙门,并关隘兼盐法、马政、粮饷等;雍正四年(1726),改大名道为清河道,移驻保定府(府治清苑);雍正十一年(1733)十月六日,设立大名顺德广平兵备道,简称大顺广道,驻大名府,领三府,兼管河道工程联通大流量卡、民生利病、官吏贤否、仓储等。乾隆三十一年(1766)十二月,直隶守巡大名道加兵备道衔。民国元年(1912)12月,大顺广道被裁撤。此阶段,明正德七年至清雍正四年,大名兵备道官称列于河南按察司。清雍正十一年至民国元年,大名兵备道官称列于直隶省;直隶提督(27年)。清顺治十八年(1661)至康熙二十七年(1688)置,驻大名府,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从一品,掌巩护疆陲,典领甲卒,节制镇、协、营、汛,课第殿最,以听于总督。其标下有参将(正三品)、游击(从三品)等官。三十年(1691)复故,徙古北口;大名镇总兵(92年)。清道光元年(1821)五月至民国二年(1913)6月2日,添设大名镇总兵官一员联通大流量卡,全称为镇守大名总兵官,正二品,掌一镇军政,以听于提督,统辖镇标三营、兼辖开州协、大名城守等营。
历任魏博节度使一览表
姓名
任职起止时间(年)
时长 (年)
田承嗣
763—779
16
田悦
779—784
5
田绪
784—796
12
田季安
796—812
16
田怀谏
812
田弘正
812—820
8
李愬
820—821
1
田敦礼
821
史宪诚
822—829
7
李听
829
何进滔
829—840
11
李绾(遥领)
840
何弘敬
840—865
25
何全皞
865—870
5
李俨(遥领)
870—871
1
韩君雄
871—874
3
韩简
874—883
9
李需(遥领)
883—?
乐彦祯
883—888
5
罗弘信
888—898
10
罗绍威
898—904
2
历任天雄军节度联通大流量卡使一览表
罗绍威
904—910
6
罗周翰
910—912
2
杨师厚
912—915
3
贺德伦
915
李存
915—923
8
王正言
923
李继岌
923—925
2
王正言
925—926
1
李从荣
926—927
1
赵敬怡
927—928
石敬瑭
928—931
李从厚
931—933
2
范延光
934—935
1
李重美
935
刘延皓
935—936
1
张令昭
936
范延光
936—938
2
刘处让
938
杨光远
938
高行周
938—940
2
刘知远
940—941
李德琉
941
石重贵
941—942
1
李德琉
942—943
1
张从恩
943—944
1
马全节
944—945
1
杜重威
945—947
2
高行周
947—950
3
郭威
950
王殷
951—953
2
符彦卿
954—969
15联通大流量卡
王祐
969
李继勋
969—977
8
魏博或天雄军节度使治所一览表
魏州
治今河北邯郸市大名县
博州
治今山东聊城市
相州
治今河南安阳市
贝州
治今河北邢台市清河县
卫州
治今河南新乡市辉县市
澶州
治今河南濮阳市
短期暂领
瀛州
治今河北沧州市河间市
沧州
治今河北沧州市
德州
治今山东德州市陵城区
洺州
治今河北邯郸市永年区
从以上五个方面可以看出,魏州和大名府是不可分割的关系。可以这样比喻:以今大名县成为地市级以上治所而言,阳平郡和贵乡郡相当于童年和少年,魏州相当于青年和壮年,大名府相当于中年和老年。和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等一样,时期不同,其所叫的名称也不同,但其本质是一样的,是阶段不同的同一个整联通大流量卡体,而不是什么两个不同的概念。
作者简介:王拯,男,1972年3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大学文化,河北省大名县人,系大名县魏州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聘)、河北省省级市县志专家库专家、第八届河北人口学会理事,邯郸市地方志专家库专家,大名县人民政府特聘史志研究员,《大名县志(1979—2005)》副主编,《邯郸年鉴》《大名年鉴》副主编,《复兴年鉴》特约编审,第十四届大名县政协委员、县政协文史委兼职副主任。为大名县卫生健康局领导班子成员、副主任科员,曾在市级以上媒体发表稿件1600余篇,10篇稿件获市级以上征文奖。此文主要内容为作者于2023年6月16日下午在中共大名县委宣传部、大名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举办联通大流量卡的“文化大讲堂”上的讲座《浅谈魏州和大名府不可分割的关系》,6月27日以《再谈魏州和大名府》为题在方志邯郸头条号上刊登,收录时进行了适当增删,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作者:王拯
文章来源:魏州书院
目的是宣传大名历史文化,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友情提醒: 请添加客服微信进行免费领取流量卡!
QQ交流群:226333560 站长微信:qgzmt2
原创文章,作者:sunyaqu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llk.cn/25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