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盆地是什么气候类型,气候特征是什么(吐鲁番盆地:中国最酷热最干旱风大的地方,为何逆袭成瓜果之乡?)

说起吐鲁番盆地,这是一个冰与火之地,博格达山的冰雪与火焰山的炙热,还有葡萄的甜蜜同样刻骨铭心,高昌、交河古城的风蚀干旱与坎儿井的丰盈沁凉相互交错。这里不仅是中国闻名的瓜果之乡,还是中国的“热极”和“旱极”,吐鲁番盆地的最低点艾丁湖更是我国陆地的最低点。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极端艰苦的地理环境?吐鲁番又是如何逆袭成为荒漠绿洲的呢?

中国最极端的气候之地

吐鲁番,维吾尔语是“低地”的意思,盆地位于新疆的中东部,乌鲁木齐市的东南部,二者相距180公里,是一个由博格达山、库鲁塔格等山脉围合成的形如橄榄状的山间盆地,盆地西起阿拉山沟口,东至七角井峡谷西口,东西长245公里;北部为博格达山山麓;南抵库鲁塔格大流量套餐山,南北宽约75公里,总面积50140平方公里。

吐鲁番盆地属于典型的地堑盆地,这里曾发现了远古时期的鱼类和恐龙化石,地质年代经历了的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第四纪,证明这里曾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由于地壳运动,特别是在距今3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期间,盆地北缘的博格达山急剧上升,而盆地南北缘的库鲁克塔格山上升幅度较小,两山之间断裂陷落,最终形成了北高南低、西宽东窄的不对称盆地。

吐鲁番盆地中部有火焰山和博尔托乌拉山余脉横穿境内,把盆地分成南、北两半。其中火焰山是一条是一条东西长约100公里,南北宽7—10公里,平均高度500米左右的褶皱低山,主要由侏罗、白垩和第三纪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大流量套餐成,所以形似火焰。

在这种地理构造下,吐鲁番盆地属于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年降水量在6.9毫米-16毫米,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837.8毫米,同时由于大部分地区的海拔不超过500米,在最低部分的艾丁湖更是低于海平面154米,是仅次于约旦死海的世界第二低地,由于海拔越低则气温越高,平均每低100米上升0.6℃,所以吐鲁番盆地自古便有“火洲”之称。

6~8月平均最高气温都在38℃以上,最高气温有过49.6℃的纪录,夏季中午的沙面温度甚至最高达82.3℃。这跟吐鲁番盆地四周环山,中间低凹,地表辐射的热量不易散发也有密切关系。这种情况下,吐鲁番盆地便拥有了极其丰富的光热资源,全年日照时数3200小时,无霜期达大流量套餐210天,很适合种植葡萄、哈密瓜、反季节蔬菜等经济作物。

穿越戈壁滩的“自来水”

但前提便是要先解决灌溉水源的问题。吐鲁番盆地气候极度干旱,雨水极少,地表径流几乎可以忽略,地面大部分还都是戈壁滩。尽管河流匮乏,但吐鲁番盆地的地下水却十分丰富,北部高峰上的冰川积雪在消融留下时,大多下渗进了地下。于是这种适应荒漠地区的特殊灌溉系统——坎儿井,便在极端干旱的吐鲁番盆地非常普遍。

坎儿井意为“井穴”,维吾尔语中称之为“坎儿孜”。人们在山脚下按一定间隔挖一排深达十几米,甚至几十米的竖井,然后在井底开挖暗渠,连通竖井,利用地势的自然倾斜,把水引出地面,灌溉农田。据统计,吐鲁番盆地的坎儿井多达1237条,总长度超大流量套餐过5000公里,比京杭大运河还长,塔里木河全长也才2179公里。

作为一种在极端干旱的环境中为适应环境而进行灌溉的一项伟大发明,坎儿井被世人称为中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之一。要知道,在蒸发旺盛的吐鲁番盆地,如果将中原地区的水利灌溉方式照搬到这里,必然会造成水资源白白流失,同时沉淀下来的盐类还会造成土地盐碱化。

而坎儿井这种在地下修建暗渠输水的方式,通过地下渠道可以将地下水引导至地面,不需要任何动力,并且可以不受季节、风沙的影响,而且蒸发量小,流量稳定,施工简单,已经在吐鲁番传承了千百年。所以开车从吐鲁番至哈密,沿途都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一排排土包连接成一线,这就是最原生态的坎儿井。

不过,如果想看大流量套餐到更加集中且壮观的坎儿井群,则要从吐鲁番一路开车到鄯善。在交河古城、苏公塔、葡萄沟、吐尔、火焰山、伯孜克里克千佛洞、阿斯塔那古墓、高昌古城、吐峪沟等地,也可以观赏到坎儿井。其中米衣木•阿吉坎儿井是名气最大的坎儿井,已有200年的历史,全长5公里,最深处为80米,日出水量可浇70亩地。

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是吐鲁番坎儿井的主要水源地,春夏时节,山上的冰雪融水流向盆地,渗入戈壁滩,形成一股潜流,这是坎儿井丰富的“地下水库”。人们按照一定的坡度由低往高处挖暗渠,无需任何动力,水就可以自动流出地表。暗渠一般高1.7米,宽1.2米,短的一两百米,长的则有二十来公里。

因为空间局促,并且全部是大流量套餐在地下作业,所以工程非常艰巨。坎儿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当时,为了抗击匈奴的侵扰,汉武帝下令开发广阔的西域地区,推行了移民实边和修渠屯田等政策。此时,包括河西走廊在内的西北地区,水利建设被推上了仅次于关中平原的地位。

此事在《汉书•西域传》中有所记载,“宣帝时,汉遣破羌将军辛武贤将兵万五千人至敦煌,遣使者按行表,穿卑鞮侯井以西,欲通渠转谷,积居庐仓以讨之……”而修建的模式则为“大井六,通渠也,下流涌出,在白龙堆东土山下”,可以看出当时已有井下通渠引水的技术,这显然是坎儿井的雏形。

坎儿井历史悠久,是吐鲁番生命的源泉,老一辈的吐鲁番人都会喝坎儿井的水,其味甘甜,喝了从不闹肚子。而且坎儿井冬暖夏凉,大流量套餐即便冬天外面零下三四十度,但坎儿井内依然 不会结冰,夏天人们被烈日暴晒时,也会下到坎儿井水边、葡萄架下休闲乘凉。可以说,坎儿井是吐鲁番人生活的一部分。

不过,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坎儿井的涓涓细流被大渠、大坝所取代。坎儿井在不少地方已经荒废,或成为了旅游景点,使用价值大打折扣。但现代化的水库和沟渠也在大肆消耗着吐鲁番盆地本就不多的冰雪融水,这份透支最终反馈出来的便是艾丁湖的几近干涸。

这就是吐鲁番盆地,作为中国集“热极”、“旱极”和“风极”为一身的极端气候之地,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们通过坎儿井将远方高山上的冰雪融水进入干涸的大地,创作了繁荣的绿洲文化,而如今这种联系雪山与绿洲的纽带正在被割裂。当有限的雪水大流量套餐被粗放的输水方式透支时,未来会怎么样的呢?

千年の祈り–姫神.mp35:16
来自维达说

上期回顾:新疆真的有海鲜?离大海最远还干旱的地方,为何能成为水产大省?

备注:本文是《西北五省合集》的第51章原创作品,仅为一家之言,转发请注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及出处】,抄袭必究。另文中配图部分引自网络,如有版权私联请删。


友情提醒: 请添加客服微信进行免费领取流量卡!
QQ交流群:226333560 站长微信:qgzmt2

原创文章,作者:sunyaqu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llk.cn/22722.html

(0)
sunyaqunsunyaqun
上一篇 2024年1月30日
下一篇 2024年1月3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