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黎族苗族聚居于海南岛的中部,地势险要,虽然汉族人渡琼已经有数千年历史,但黎汉、苗汉关系一直不融洽,争斗时有发生。
针对黎情,早在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年),琼州太守谢廷瑞(广东省五华县客家人)有奏稿曰:
本府地方黎情甚重,以海外绝岛,州、县、卫、所等衙门皆沿边海,百里之外为熟黎。熟黎以裹里为生黎心腹之病。初以熟黎为藩篱,有土舍峒首以管束之,事久玩偈,反以黎岐为利。臣尝询有识士夫,及老志涉历之人,皆谓其地南北约七百余里,东西四百余里,又无城郭之固,介胄之坚。……为今之计,必须乘其未发,预行积谷练兵,拣选本地精壮官军并乡夫四千余人,助以一二千土舍儋兵,分道并进,使彼无暇相顾;一面设计招抚大流量套餐,彼善弱者先附,则强梁者自孤势,则巢穴可捣,魁渠可执也。
黎族姑娘
发生在清朝康熙二十五年至二十八年(1686—1689年)的黎乱,备受关注。当时五指山周围的喃唠、陶家坠等诸多黎峒叛变,被琼州总兵吴启爵(广东客家人)率领标兵彻底讨平,之后他曾经向政府建议,要为州县立长治之计,但建议没有实行。
至于黎族同胞与客家人的叛乱关系,史书常见。
先是发生在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七月的“黎客之乱”。起因是先年自广东雷州、廉州、潮州、嘉应州(今梅州市)等地渡琼之客民,潜入儋州黎峒,借黎人闲旷的土地进行开垦,并许诺交付米粟作为租用土地的代价。“或佃耕黎田,因辟其帝隙地,渐至连阡累陌。黎人无券约,亦无界,至岁久,大流量套餐所垦田已辗转分售,而黎人不知,以为皆己有也。但得租足食则已,至是(即1869年)饥,黎田皆赤土,而客民有收获者,黎人不平,则仇杀客民,倡众作乱,外峒分黎群起应之。”
这次“黎客之乱”,后得儋州游击塔鲁、游击何朝亮、薄沙司巡检娄汝楫,以及总督卢坤檄崖州(今三亚市)知州诸镇儋州会剿黎匪,方告平息。
客家习武
尔后,至同治八年(1869年),居住在海南西部儋州的客家人王飞龙、王国纲等三百余人,为了谋求新的发展,辗转来到崖州(今三亚市)的保境、黎场、大赞坡进行开垦。这批在三亚垦殖的客家人,还在当地惹有“事端”。“同治八年,儋州客匪王飞龙、王国纲等三百余人,在保境、黎场、大赞坡开垦。
九年五月,谋叛。扮商人拥入大流量套餐藤桥市,行掠。李子高、陈泰华等率乡勇破之,斩首十七级。匪窜。”但我认为,既然有三四百个客家人来开垦,决非无缘无故去闹事“谋反”,这大有可能是客家人与本土人不和才结下恩怨,因为在《万宁开发述略》中也有这样的描述:“由于朝廷赋税繁重,加上黎人和客家人不和,地方经常发生紊乱局面。”
海南东部的陵水县,是黎族人聚居地,客家人的迁入,意味着客家人要和他们分享田地及其他资源,于是黎族人时常进犯客家人。居住在大牛岭下的客家人“初来乍到,曾遭本地人举族聚众围困攻伐过几次,(本地人)妄图把他们赶出陵境。”然而,客家人为防备他们的侵扰,“上下一起动手,东西南北各设炮台一”。客家人就是凭借着这坚不可摧的砦墙作为反抗据大流量套餐点,同心协力地击退了本地人的侵扰。
冯子材剧照
话说清朝光绪十二年(1886年)因万宁县土人勾结黎人为患,广东总督张之洞遣广西提督冯子材(广西钦州客家人)统兵至琼,锐意开辟,棱威所至,黎峒震慑。剿平黎乱后冯子材还特别在岭门、南丰、闵安建立三处持黎局,并开通十字路,以缓和黎客、黎汉以及军民之间的矛盾,同时也促进了海南岛的稳定与发展。
其实,发生在海南岛的土客争乱现象是比较频繁的,不单是三亚、万宁黎族与客属之乱,在儋州市、临高县等地同样发生有土客之争。在清朝光绪年间和民国时期,先后发生过两次“土客之争”,以光绪年间之斗争最长,持续了八九年。
客家姑娘
民国时期,琼崖抚局专员、国民革命第一集团军部司令产警卫旅大流量套餐旅长陈汉光(广西防城港客家人)在《告琼崖黎苗民众二三事》、《为开琼崖黎苗联欢大会告民众书》中,也特别提到黎族苗族同胞“仇客”之现象:“曾闻黎苗同胞时被客民欺凌,贪官污吏的压迫,土豪劣绅的鱼肉,所以,视客民如寇仇,比政府为独夫,目市场为陷阱,与客民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情感不洽,势如冰炭。此真令人痛心扼腕者也。”“但细看你们,说到血统同是黄色,说到语音同是单音,说到宗教同是多神,说到生活风俗习惯,只是略为不同。才知道这所谓黎人、苗人、客人,不过粤人、桂人、客家、荡家一类的名称,俱是中华民族,俱是亲爱的同胞。”
友情提醒: 请添加客服微信进行免费领取流量卡!
QQ交流群:226333560 站长微信:qgzmt2
原创文章,作者:sunyaqu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llk.cn/16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