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大运营商相继发布了半年报,其中,5G套餐用户数逼近10亿成为一个亮点。此外,目前运营商的主营电信业务收入中有超过40%的收入来源为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总收入超过3000亿元,而语音业务等传统的业务收入却在持续下滑。回顾过去3G、4G时代,可以看到数据业务的高速增长,其中用户上网速度不断提高,从3G时代的7.2Mbps,到如今下载速度最高峰值3011Mbps,快了数百倍;每户月均流量也从100M多,涨至如今的最高20G多。此外,这些年来,用户的资费实际上是在下降的,3G时代初用户ARPU值超过100元,如今只有40、50元。
三大运营商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3336亿元,占主营业务比重超40%
根据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披露的2022年中报来看,三大运营商5G套餐用户数合计达9.28亿户,其中中国移动5G套餐用户数最多,达到5.11亿户,中国电信为2.32亿户,中国联通为1.85亿户。
各家5G套餐净增量非常明显,中国移动净增1.24亿户,中国联通净增2999万户,中国电信净增也在1000万户以上。截至6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6.7亿户,比上年末净增2552万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达4.55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0055万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27.3%,占比较上年末提高5.7个百分点。
在随时随地可以上网的今天,运营商的数据流量业务占比已经是大头了。根据中国信通院的数据,上半年,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完成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3336亿元,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0.3个百分点,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为40.9%。
与此同时,语音业务却在持续下滑。上半年,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完成固定语音和移动语音业务收入104亿元和580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0.8%和4.4%,在电信业务收入中总占比8.4%,占比同比回落1.2个百分点。
这背后与5G建设加快推进有关。截至6月末,我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1035万个,比上年末净增38.7万个。其中,5G基站总数达185.4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17.9%,占比较上年末提高3.6个百分点,其中1—6月份新建5G基站42.9万个。
具体来看,中国移动累计开通5G基站达百万站,新增开通5G基站超25万站 其中:700MHz基站30万站,VoNR率先实现商用;5G to B核心网能力全面提升;年底计划开通5G基站超过120万个。中国联通则继续与中国电信紧密合作,新开通5G基站18万站,双方累计开通5G基站87万站,室分覆盖能力显著增强,新开通5G室分基站9万站,双方累计开通5G室分基站20万站,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共建共享网络。
每人每月用掉15G移动流量,人均“套餐”价格却没涨
不过,在5G套餐收入方面,各大运营商的收入提升并不明显。中国移动上半年个人市场稳中有升,收入达到2561亿元,同比增长0.2%;移动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为人民币52.3元,去年同期为52.2元,同比增长0.2%。中国联通上半年实现移动主营业务收入849亿元,同比提升3.4%,5G套餐渗透率达到58%;移动用户ARPU为人民币44.4元,与去年同期保持相同。中国电信5G套餐渗透率达到60.3%。移动用户ARPU达到人民币46.0元,去年同期为45.7元,仅增长0.3元。
为何用户ARPU值几乎没有增长?中国移动副总经理简勤表示,这主要是因为一些中低端的水平的ARPU值客户向5G迁转,但是客户在办理5G套餐前后,ARPU值是提升的。下一步,中国移动将进一步提升5G网络的覆盖、进一步丰富5G的应用、进一步释放客户的流量,让客户敢用、能用、好用,从而实现5G ARPU值迁转前后的提升。
根据数据测算,每个用户每个月,要用掉将近15G的移动端流量。上半年,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1241亿GB,同比增长20.2%。截至6月末,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14.5亿户,比上年末净增3065万户。6月当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DOU)达到14.89GB/户·月,同比增长10.1%,比上年底高出0.17GB/户·月。
从地区来看,西藏、青海、云南和新疆4省6月当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DOU)超过20GB/户·月。反而是黑龙江、上海、辽宁、河北等地的DOU值较低,只有10GB/户·月左右。省份间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为14.3GB/户·月。
3G初期ARPU超百元,后期每户月均流量仅168M
实际上,过去的10年,是从3G、到4G再到5G高速发展的时间段,这10年间,网民规模增长了83%,现在我国有10.32亿网民,居全球之首。
我国的电信业务收入总数增长不大,从1.08万亿元,到1.47万亿元,但是其中收入结构的占比在显著变化,固话占比降低、数据业务收入提高。此外,对于用户来说,数据资费也在同步下降,5G套餐并没有比3G、4G贵太多。
目前,移动互联网发展已经成为主流,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用户手机上网比例达到99.7%,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流量增长130多倍,移动APP数量达232万款,全球十大移动手机厂商中有8家中国企业。
实际上,从3G时代开始,数据就逐渐成为各大运营商的新增长点。2013年,中国电信的3G手机用户的每户月均流量超过168M,同比增长51%,3G手机上网流量同比增长近两倍,手机上网收入达到98亿元,增幅近一倍,移动服务收入达到546亿元,同比增长28.3%,收入占比达到35%。中国移动数据业务收入95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5%,占主营业务通信服务收入的33.5%,占比比去年同期增长5%。其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数据业务是无线上网业务,流量同比增长129%、收入同比增长62.2%,达到474亿元。其次是应用和信息服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0%,达到270亿元。中国联通的移动数据流量同比增长131%,3G业务服务收入为409.1亿元,同比增长52.1%,所占移动业务服务收入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44.5%上升至56.2%。
从2009年“3G元年”开始,运营商在3G网络的建设上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截止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高技术处处长叶林表示,三大运营商3G累计投资已经达到2890亿元。其中,中国移动投资超过1450亿元,中国电信投资达798亿元,中国联通投资达673亿元。不过,3G时代很快过去,仅仅4年后就迎来了4G时代。
但是,3G时代,用户的套餐资费实际上是比现在更贵的。就拿2012年的财报来看,中国联通的3G用户ARPU值为89元左右,中国电信3G用户ARPU值是73元左右,中移动平均用户ARPU为67元。而在3G套餐刚发布时,这一数字甚至超过100元。而在5G时代,正如前文所提及的,用户ARPU值只有40、50元。
2年前4G仍是主流,3G过渡时间快
2013年被称为4G元年,这一年年底,三大运营商拿到了4G牌照。这距离上一代3G技术的投入和使用,实际上才过去了4年。但是中国并没有在3G时代做过多的停留,因为一些专家认为,3G技术只是过渡方案,相对于2G它的优势只有数据传输速度,3G的使命是为4G技术做铺垫。
4G的爆发是从2017年开始的,来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截至 2017 年 6 月,4G 基站快速部署,累计达到 299 万个,占移动基站的比重达 50.5%,实现城区、县城深度覆盖,乡镇和重点行政村、高铁、地铁、景区等重点场所基本覆盖。当年,在移动通信业务中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5489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从上年的38.1%提高到43.5%,对收入增长贡献率达152.1%。而到了2018年,4G用户就已经接近10亿了。
我国也是4G发展较早的国家。截止2017年的数据显示,我国 4G 用户占比超六成,远高于全球 27%的平均水平。2G 和 3G 用户加速向 4G 用户迁移,占比分别下滑至 24%和 10.9%;4G 用户累计达 7.7 亿户,占移动用户的比重达 65.1%,比全球平均水平高 37 个百分点。
就在2年前,4G用户仍是国内三大运营商用户的主流。2020年10月,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6亿户,其中4G用户数为12.93亿户,同比增长2.3%,在移动电话用户总数中占比为80.8%。在2019年,各家比拼的也是4G用户的净增数。
上网速度高速提升数百倍,如今最快超3000Mbps
从速度上来看,在5G时代,8月26日,北京移动最新公布的消息显示,已完成基于700M频段和2.6G频段的上下行5G三载波灵活聚合技术手机到手机(即用户端到用户端)的验证测试,这在国内尚属首次。测试结果显示,单用户峰值下载速率可达3011Mbps,较单载波提升77%;上行则可在2.6G频段内的双载波聚合、以及2.6G频段和700M频段的三载波聚合之间实现灵活切换,峰值速率达385Mbps,较单载波提升50%。说明该技术可行,具备商用条件。
2020年底,4G的峰值速率最高可达到150Mbps,比如下载100MB视频,在4G网络环境下,最快只要5.3秒就可以下载完。可以看出,5G的速度相比4G时代的峰值速率提高了20倍左右。
而此前4G网络刚推出时,理论上的上行速率为50 Mbps,下行理论速率为100 Mbps,用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基本能感受到一半左右的速度。
再往前推,3G时代的速度则要更慢。2009年,联通3G在实验中测试的速度显示,采用国际上流行的WCDMA终端技术,最高速率可达下行7.2Mbps,上行5.76Mbps,理论值为2G时代的47倍。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编辑/田野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友情提醒: 请添加客服微信进行免费领取流量卡!
QQ交流群:226333560 站长微信:qgzmt2
原创文章,作者:sunyaqu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llk.cn/1217.html